第232章 恢复初心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388 字 3个月前

你林泰来到底有多大的脸?难道堂堂提学官还能这么无聊,专门为了你把按临苏州城的时间改到四月?

他们王家与席家、陆家这些同行巨商相比,也就是百年前基因突变多了个王鏊。

一般读书人想考取秀才,就要等待提学官按临本地,然后参加提学官主持的院试。

所以如果苏州城院试同样定在四月份,与武举会试时间产生冲突,那么北上京师的林大官人今年就无法再兼考秀才了。

王家这个新年算是极度糟心了,正月初十这日,十几个男丁齐聚一堂会商。

刘通判秒懂,江湖传闻房提学此人极度贪财,想买秀才就掏五百两,概不还价,当然也没多少人掏得起这个价格就是了。

本土豪强把外来的流官驱逐,其实在当今乡土社会的机制下,并不算多么令人稀奇。

而是在全省府县巡行,每到一处便主持考试,考察当地生员和童生。

从今日起,家中所有二十岁以下男丁无事不得外出,每日勤奋读书不得松懈,我亲自监督!

古人尚知卧薪尝胆,三年生聚三年教训,我王家难道做不到?

这个决定,直接让所有人都惊到了。

王有壬却颇感欣慰,“能让你有所长进,学会了隐忍,这亏就没白吃。”

朱知府被林大官人修理这件事,仍然没有脱离上面这个范畴。

如今形势不如人,从手段到舆情人心全面落于下风,若不断尾求生,只怕连南半部也保不住!”

对此刘通判除了假装同情,也别无他法,只能说:“反正你还年轻,也不差这一年两年早晚的。”

这样一个标志性的、看起来不可撼动的四大家族之一,竟然被林大官人逼到割肉投降认输。

东山王家是一个很大的家族,男丁肯定不止十几个。

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劝道:“不必如此丧气,等过了正月,多召工匠耐心修补就是。”

王有壬很悲伤的说:“十天之前,我和你们一样,以为我们王家很强势。

如果不认输,你们有本事拦得住刨根问底式的追查吗?

我王家自文恪公后,沉迷富贵不思进取,三代竟然无一金榜题名者!

所以活该有此教训,这次是别人把我们打醒了,所幸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王禹声:“???”

他现在倒真是希望房提学是个认钱不认人的大贪官,用银子能解决的问题那都不叫问题。

林大官人之心,路人皆知,都知道林大官人有北上夺取功名的意思。

“你今天不用跟着我了,去通知各线头领,筹集出两千两银子给我!

然后准备好船只和行李,大概过几天就要出发了!”

当然以上内容暂时与林大官人无关,对林大官人而言,重要的事情还在后面。

林泰来答道:“当然是用我这价值千金的才华打动房提学。”

再说这事也不是没有先例,比如我们更新社的精神领袖徐文长,年轻时为了走后门,就跨县参考,才拿下了秀才功名。”

伱们别不服气,看看我们洞庭两山的席家、陆家被整治成什么样了?

如果没有文恪公的余荫,你们以为我王家能比那席家、陆家强多少?”

之前林大官人与刘大人的交情,仅限于被告和法官的关系。

等到走出府衙,林泰来迅速对左护法张文说:

然后一般三月中旬再举行殿试,决定最终进士名次,产生状元榜眼探花。

想到几乎被摧毁的席家、大伤元气的陆家,堂中众人悚然清醒了。

只要我王家能维持不倒,等待时机,就总有找回场面的时候。”

考官不来考你,你就去堵考官的门?

不趁着这几年,申首辅说话还算管用时迅速上位完成原始积累,以后哪还有更好打基础的机会?

距离万历三大征开始也没多少年了,要是多蹉跎几年,赶不上万历三大征了怎么办?

刘通判很想说,不服又能怎样?你林大官人再能打,还能与体制对抗?

怎么安排考试日程,那是提学官的权力,你林大官人还能强迫提学官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