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恢复初心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388 字 3个月前

这个消息传出去后,苏州城又又又又一次震动。

林泰来不满的说:“功名之路,只争朝夕。”

但王家和府县官员不一样,王家那可是吴县赫赫有名的本土四大家族之一,王鏊之后连续两代有好几个人恩荫做官,同样属于地方豪强。

所以按照往年惯例,林大官人完全可以先在苏州参加院试,然后北上京师,什么也不耽误。

等到过了正月十五,各衙署就开始逐渐恢复办公。

另一方面,也算是一种告别,林大官人可能再过一个月就要北上去京师赶考了。

等朝廷忙完金殿唱名大典、琼林宴等等新科进士的礼仪性事务后,一般也都到四月初了。

王禹声跪地不起,“都是儿子不争气!”

被人踩出来的路也越走越宽敞,甚至还有热心公益的市民把高低不平处都垫齐了,连马车都能通行。

王有壬闭目长叹一声,“听说县衙里有人已经开始查找七八十年前的旧档,想将王家当年违规造园之事钉死!

王有壬见其他人再没话说,便又吩咐说:“我们王家就是太富有了,才导致子弟贪图享乐,学业无成。

林大官人先前将房提学得罪狠了,五百两银子再翻倍可不就是“价值千金的才华”么?

但这时候即使不那么熟,于情于理也要走动。

然后刘通判好奇的问道:“即便你能见到房提学,又当如何?”

林泰来当即大怒:“往年都是二月份,怎么今年就是四月?”

近一百年时间,王家什么时候吃过亏?

朝廷选拔人才的会试三年一次,称为京城大比,万历十四年就是一个京城大比之年。

刘通判感慨说:“你也真舍得。”

先前朱知府被驱逐,都没有王家认输让苏州本地人震撼。

刘通判不禁叹为观止,这位林大官人能够成功,绝非侥幸。

当初传言张四维复职,在划分阵营时,刘推官出人意料的站在了林大官人这边,成为府衙主要官员唯一不是余毒的。

我只是作为吴县考生,主动提前接受考察,等到公布吴县录取结果时,把我加进去就行了。

刘通判:“.”

右护法张武叹道:“坐馆终于恢复初心了。”

这委实让很多人都惊讶,对林氏社团的爆发力有了重新的认知。

不过想起林大官人的“杀伤力”,这也不是不可能。

林泰来答道:“虽然提学官二月份不来苏州城,但我可以过去啊。

新升职的刘通判没有寒暄,带着几分戏谑语气说:“刚才府衙收到了提学官发来的通告,说是提学官将于四月按临苏州城。”

林泰来解释说:“我又不是要与其他县考生抢名额,也不是冒籍考试。

人都有无奈的时候,哪还能事事都顺心?该接受现实就接受现实!

随后林泰来又对刘通判说:“烦请别驾一件事,帮我向周边府县打听明白,摸清楚提学官下月的行程,看看他到底去哪。”

王有壬斥道:“既然知道是奇耻大辱,你这个后来人就要牢牢记住这个耻辱!用心读书,早日博取功名!”

这时代被读书人称为大宗师的提学官,并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

以下一代接班人自诩的王禹声,见父亲态度坚决,强忍着内心痛苦表态支持说:

林大官人口头上滴水不漏的说:“才华来的太快,挥霍掉也不心疼。”

王禹声还是很不服气的说:“就算让出半个园子,也实在是王家的奇耻大辱,他日我等有何面目去见文恪公!”

张武回忆着说:“想当初,坐馆还没起家时,最大志愿不就是用银子砸出一条功名之路么?

喝多了后还发下豪言壮语,说要拿几十万两去买一个状元。

后来坐馆热衷于打熬文学,我还以为坐馆改弦易辙,要拿才华去争夺功名了。

没想到坐馆还是初心未改,仍然用银子当开路先锋。”

感觉苏州没什么可写了,林大官人出征!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