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天不肯赐,吾自造之

长安好 非10 2323 字 3个月前

常岁宁等待的这批补给,在预料的一个时辰之内送到了。

后方负责接应补给物资的盛军很快发现,此次运送补给的船只要多于之前,而那些船上,带来了先前未曾见过的东西。

奇怪的是,那些东西既非食物药材,也非军械火药,也不像是什么新奇的机关之物——

眼看那一台台一人高还有余的长方形木制之物,被士兵们快速搬抬了下来,唐醒满眼意外之色:“大人,这些莫非是……风箱?!”

“确切来说,是经过了改良的风箱。”常岁宁道:“那些匠工们,为它取名为,双动风箱。”

往上追溯,风箱的出现,为烧制冶炼之术的精进带来了极大的助益,大大提高了炉火的温度。

但风箱发展至今,大多只停留在单向送风,通过一推一拉,才能将风送出。

而此刻常岁宁口中的“双动风箱”,则是推拉之间皆可造风,两端各有进气口,极大程度地增添了送风速度,并且可以实现持续送风,出风量大而持久。

之前,常岁宁吩咐沈三猫令人制造风箱,只提了一个要求——若能在原有基础上,稍作提升送风速度,那便再好不过。

不曾想,那些自行投来江都、及孟列暗中寻来的匠人们,在各路巧思碰撞之下,竟给了她一个大惊喜,造出了如此跨越性的新物。

沈三猫为人,无法以世俗意义上的正邪来定义,在常岁宁令人造出这些掺有石灰的火药筒时,他曾私下提议,不如在石灰粉之外,再另行加入毒药,以烟雾投毒,杀敌必能事半功倍。

且这风向十分诡异,皆直冲倭军战船而去,它们似被人为控制着,霸道地鼓起烟雾。

藤原麻吕并非一意孤行之人,如此情形,倭军大势已去,按说他本该撤军,但偏偏巨大的混乱让船队挤撞难行,大大小小近八百艘战船,想要重新调整秩序,却也不是易事。

严格来说,风箱本就是为烧制而生,此刻它出现在海战之上,才是出人意料的。

此一种“天不肯赐,吾自造之”之感,带给了唐醒一种奇异的震撼。

但在这件外衣被一把突然升起的大火焚烧离体之后,他们终究还是无可避免露出了鼠辈本色。

若论战术,自古以来倒是便有火攻,起初是以火船攻之,自大盛起,因火药被运用到战事之中,便又出现了助燃的火箭。

那些烟雾被风向裹挟,也在空气中形成了具有形态的气流,如同有了生命,向倭军覆盖而去。

远远望去,四处的海面仍是平静的,于天地间稀薄的夜色中,静然存在。

火箭的目的是为点燃敌方船只,进一步制造混乱,但因许多倭军难以视物,来不及躲避,甚至多有中箭倒下的状况出现。

若按常理而言,必然是胜!

但今日此处突然翻转的战局,却叫藤原麻吕已无法再坚信“常理”的存在。

见烟雾稍淡,常岁宁适时抬手下令:“放箭——”

双动风箱,火药入水……未曾借助半分外力,在海上腾起制敌烟幕……今日他唐醒纵然葬身此地,能有幸参与此等战况,却也值了!

反观盛军,他们皆以面巾覆住口鼻,而有风箱在手,他们亦可随时借助手中风力,及时驱逐有迹象要回窜的烟雾。

等这一刻已等了太久的金副将等人,闻言神情无不大振,大声应道:“末将领命!”

“从未有过”,意味着巨大的未知。

此等良物,之后用于冶炼坊中,无疑也是一大利器。

随着船上烧了起来,他们没有秩序地逃窜,彻底失去了仅剩不多的协作能力。

但相较之下,特制的火药筒更难防备扑灭,方便分散投掷,适合拿来打头阵,待敌军陷入混乱,失去行动力后,再以稻草焚烟,便更为经济实用。

听得少女口中的“造风”二字,唐醒心底蓦地激起一层不知名的波澜——历来,风之所向,皆为天赐。然而此刻,天不赐风,却有人要凭借人力,在这片海域上,自行造出她想要的大风。

沈三猫连忙跪下请罪,只当自己暴露出的阴毒一面,令常岁宁不喜了。

“传令下去,将此两百台风箱,迅速分到前方五十艘先锋战船之上,每船置四台,每台风箱令四人轮番守用。”常岁宁吩咐道:“一切就绪后,听我号令,造风。”

征战多年的元祥也很激动,此刻看着对面倭军的情形,不禁钦佩难当地道:“主帅,您今日此计,简直是蚩尤再世!”

毕竟火药造价不菲,常岁宁更提倡“该花得花,能省则省”的作战原则。

“主帅……!”金副将等人,在那黑袍少女身后拱手请命。

她的将士,伤亡者已经太多,接下来,她要用最小的代价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