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三路凯旋(十一)决战西域(四)锦囊计

大明元辅 云无风 3342 字 1小时前

在阿克苏城的明军指挥部内,烛光照亮了将领们沉思的面庞,但却无人立刻回答。

征西提督刘綎环顾四周,再一次沉声发问:“今日战场实有异常,蒙军主力未现,而察哈尔骑兵撤离,其中定有蹊跷。各位有何高见?”

这次不能不回答了,副总兵刘天俸率先发言:“末将以为,布日哈图或是在施行战略收缩,放弃次要城池,集中兵力以备大战。”

刘綎轻轻点头,又环顾其他将领。

参将廖文耀被他看了一眼,也便将心里的疑虑提出:“末将担心,此举或许是布日哈图欲行诱敌深入之计。我军自哈密出发,一路凯歌高奏,若因此轻敌冒进,在阿克苏立足未稳之时便继续西进,恐遭蒙军伏击。”

游击将军王化龙则另有见解,道:“或许蒙军内部生变,察哈尔骑兵之撤,乃内乱之征兆?倘若如此,我军或可借此分化敌众。”

总兵边之垣微微摇头,道:“诸公之言,皆有所据。然据京华商社此前的情报来看,布延汗病重不能理事甚久,而其子早夭,其孙林丹巴图尔年不及十岁,察哈尔内部无人能威胁到布日哈图的权力稳固,因此也不太可能会有内部生变的可能。以我浅见,我等需加强谍报,以窥敌之真意,免受假象迷惑。”

刘綎听罢,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各位所言,各有千秋。然我军之战力如今已可确定强于蒙军,故无论蒙军有何诡计,只要我军稳扎稳打,巩固阿克苏,稳步推进,便无所畏惧。

诸位,我军士兵勇猛善战,装备精良,朝廷又给了我们一年多的时间来适应西域气候环境,各军将士早有坚韧不拔之意志。因此只要我们步步为营,任何诡计都将不攻自破。”

既然刘綎已经定下基调,明军将领们便开始着手制定详细的城防巩固计划和后勤保障措施。刘綎与诸将深知,城防的稳固和粮道的畅通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首先,针对城防的加固,刘綎命令副总兵刘天俸负责监督城墙的修缮工作。他们动员了城中的工匠和部分士兵,开始对城墙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修复。对于那些受损严重的部分,他们使用了坚固的石料和砖块进行加固。同时,城墙上设置了观察哨和箭楼,以便更好地监视城外的情况。

为了充分发挥火炮的威力,刘綎安排参将廖文耀负责火炮阵地的布置。他们在城墙的关键位置设立了火炮阵地,确保每一门火炮都能够覆盖到城外的各个方向。

火炮手们进行了密集的演训,以提高射击的准确性和反应速度,只差没有真开火试射了。此外,他们还准备了足够的弹药,确保在长时间的围城战中也能够持续作战。

在后勤保障方面,游击将军王化龙被指派负责粮道的安全和畅通。他派遣了精干的斥候队伍,沿着主要的补给线路进行巡逻,以防止敌军的小股部队进行骚扰。同时,他们还在沿途设置了多个隐蔽的粮草储备点,以便快速补充前线的物资需求。

总兵边之垣则负责协调各方资源,如确保城内的粮食供应充足,同时还要保证水源的安全等等。他们挖掘了更多的水井,并对原有的水源进行了保护,防止有潜伏在城中的敌人投毒或破坏。

刘綎亲自巡视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得到了妥善处理。他行至每一处都会对士兵们说:“如今阿克苏之城防犹如铜墙铁壁,粮道更是被精心看护。只要尔曹坚守岗位,保持警惕,无论是城防还是粮道,都坚不可摧。”

随着计划的执行,阿克苏城的防御体系在短短几天之内快速完善,明军的士气也随之高涨。他们知道,只要这座城池万无一失,就能够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后方,粮道的安全保证了前线的补给,使得明军能够在持久战中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在这样的双重保障下,明军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在阿克苏城的防御体系稳固之后,刘綎决定采取积极进取的战略,进一步压缩察哈尔蒙军的活动空间。他精心策划了两路进攻行动,旨在切断敌军可能得增援,同时也对敌军的心脏地带发起决定性的攻击。

首先,刘綎命令一支由三千精锐组成的先锋部队,向西北方向挺进,目标直指乌什。这支部队的主要任务是迅速占领乌什,封锁由哈萨克方面通往阿克苏盆地的重要通道,从而阻止哈萨克人可能的增援。

乌什的地理位置极为关键,一旦控制了这里,就相当于切断了察哈尔蒙军最有可能获得的的一条外援生命线——哈萨克地域广大,主要面对的地区虽然是已经落入明军之手的瓦剌诸部旧地,但在南线却也有乌什这一条狭窄通路可以进入西域。这三千人就是刘綎派出去彻底封死哈萨克干预可能性的。

与此同时,在留下五千人固守阿克苏之后,刘綎亲率剩余的四万主力大军,向西南方向的巴尔楚克发起攻击。巴尔楚克是连接阿克苏与喀什噶尔的重要枢纽,控制了这里,就能为明军进一步西进打下坚实的基础。刘綎计划在攻占巴尔楚克后,立即挥师西进,直捣喀什噶尔。

喀什噶尔作为西域西部的重要城市,不仅是经济要地,也是军事重镇。刘綎深知,如果能攻下喀什噶尔,将对整个西域地区的战局产生重大影响。届时,叶尔羌城的蒙军将被彻底孤立,完全失去外援,成为明军的囊中之物。

在出发前的动员大会上,刘綎将军慷慨激昂地对士兵们说:“今日之战,关乎国家荣辱,关乎我族兴衰。我等将士,当以身许国,奋勇杀敌。乌什与巴尔楚克,乃是我们通往胜利的必经之路。喀什噶尔,更是我等赖以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战利品。只要我等同心协力,就没有攻不破的城池,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士兵们听后士气大振,他们高呼口号,誓言要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与勇敢。随着号角的吹响,两路大军踏上了征程。他们的身影在茫茫戈壁上显得格外雄壮,仿佛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正向着胜利的方向疾驰而去。

然而事情并不完全与刘綎的设想相符,当明军的探马带回喀什噶尔城内外都有大量蒙军活动的消息时,刘綎不仅眉头紧锁。随后刘綎再次加派探马,以确定喀什噶尔的情况。

紧接着,他获得的情报揭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察哈尔部不仅动员了全部的战斗力量,甚至连非战斗人员——包括整个察哈尔部的老弱妇孺——也一同迁移到了喀什噶尔,看起来布日哈图是做好了在喀什噶尔长期坚守的准备。

在确认了喀什噶尔的蒙军集结情况后,刘綎并未急于发动攻击,而是采取了更为稳健的策略。他明白,面对察哈尔部的全力抵抗,单纯的强攻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他决定暂停前进,转而在喀什噶尔以东寻找合适位置扎营安寨,构筑野战防线,以等待时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