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崽卖爷田

恭王府大管家像抓豆子一样,双手抓过一把珠宝来问他:“这些你出多少钱?”

哎,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疼。

由于当时形势非常混乱,无法统计到底多少宝贝流失。

1913年,山中定次郎在纽约搞了几次“恭王府收藏拍卖会”,共有536件文物上拍。其中玉器250多件,青铜器110多件,瓷器130多件,所有拍品无一流拍,拍卖总额达二十多万美元,创了拍卖成交的最高纪录。

同年,山中商会又在伦敦拍卖了恭王府文物210件,这次以玉器为主,卖了6000多英镑,相当于三万美元。

两次相加已有近千件,再加上拍卖之前山中曾在日本国内进行过销售。因此保守估计,他从恭王府收购的文物珍玩应在2000件左右。

对于这件事,只能自我安慰说流失的都是恭王府较为普通的文物。因为在溥伟等人看来,玉器、青铜器、瓷器有的是,给了就给了。

而恭王府几件真正牛的书画他暂时还舍不得拿出来,比如大名鼎鼎的《平复帖》。

溥伟这小子非常不争气,一点他爷爷的能耐都没继承下来,后来完全投靠了日本人。

总体来说,恭王府倒台的时间比较早,后来晚清掌握权力的皇室成员主要是醇亲王和庆亲王。

醇王府作为出了两位皇帝的王府,好东西更多。

此次醇王府出手就卖唐宋元时期的名画,山中商会当然双眼放光。

山中丁次郎是个老文物贩子,明白精髓都在字画上,而且最能卖上价格。

李谕握拳道:“这帮前朝余孽,已经给了莫大面子让他们好好活着,还想倒卖文物!”

梁启超说:“疏才手头阔绰,能挽救就挽救一下吧,——当然,我说的是醇王府卖的字画。”

李谕说:“我平生最恨日本人,绝不能让他们占了便宜!”

“最恨日本人?”梁启超说。

“赔款也就罢了,毕竟打了败仗;但割地不能忍,妄杀无辜更不能忍。”李谕说。

梁启超说:“我观疏才一向少年老成,仿佛有洞穿世界之智慧,竟然还有如此感性的情绪。不过我也认为赔款不是问题,杀人割地无法原谅。”

“对日本人就不能有好情绪,”李谕说,“我这就赶回京城,希望来得及。”

历史上,醇王府此次卖了六幅画,最有名的就是之前提到的《六龙图》,李谕已经得到,剩下的几幅也都不是凡物。

比如李公麟的《便桥会盟图》,准确说是元画,2017年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80万起拍,1450万美元落槌,约合人民币1亿元。

王冕《雪梅图》拍了7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000万元。

《六龙图》更不用说了,3亿!

总之这些画后来都是花费天价才买回国。

——必须在源头上遏制住。

李谕坐上火车,赶回京城,立马前往醇王府。

现在醇亲王载沣基本谁都不见,他毕竟是溥仪的父亲,卖文物这种事面子上挂不住,都是让管家出面。

几经周折,李谕见到了这位管家张彬舫,没想到他竟然矢口不承认要卖画的事。

李谕叹了口气,猜到可能他已经联络了日本人山中定次郎,只能说:“张管家,我只能这么告诉你,不管日本人开什么价,我都会加两成。”

张彬舫愣了两秒钟,连忙说:“什么日本人?你这人说话真奇怪,请回吧!”

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八成是山中定次郎让他这么说的,而不是醇亲王。

此事必须想办法让醇亲王亲自开口,不然张彬舫真的会卖给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