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烟里乾坤

差不多一直到七八十年代,普通人都舍不得吃罐头。

李云龙娶媳妇时,主管生活的赵刚拿出来的还是缴获的日军罐头。

李谕心中叹了口气,然后问道:“陈先生还有其他产业吗?”

陈嘉庚是个聪明人,立刻听出李谕话中的味道:“罐头不行?”

李谕说:“如果外销,当然没问题,甚至在今后的几年中销量会很好,不过我仍然不建议过大地投资罐头厂。”

陈嘉庚凝眉道:“为什么?既然销量好,为何又不过大生产?”

李谕说:“罐头很难在国内打开市场,而国外市场严重依赖运输,除非洋人太缺,不然不会大老远买中国产的罐头。算上运费,中国产罐头肯定比东南亚的罐头贵。”

“有道理,”陈嘉庚沉思道,然后说,“我在南洋还有点橡胶园。”

李谕立刻说:“橡胶值得多费心。”

陈嘉庚说:“可去年全球股市上,橡胶刚刚惨遭一波大跌价。”

李谕说:“我在汽车产业链中,请陈先生相信我,汽车绝对是未来大趋势,与之配套的橡胶自然也是大趋势,一时的下跌不会成为阻挡。”

“这么有把握?”陈嘉庚问。

李谕说:“陈先生可以看看英美报纸,如今美国迎来了汽车狂潮,福特公司的T型车大卖特卖,美国方面用不了多久就会放宽橡胶禁令。”

陈嘉庚在商界宦海浮沉多年,马上明白:“说不定此前的跌价,就是欧美操纵,想要低价收割一波橡胶园。”

李谕说:“好在陈先生当时没有大举进入橡胶产业,但现在汽车产业已正式进入快车道,越早投身橡胶产业越会大赚特赚。”

陈嘉庚说:“汽车大卖,先生也获利颇丰。”

李谕笑道:“是的。”

李谕握有大量先进的汽车专利,各大汽车公司不得不采用。如今整个汽车产业的利润,接近两成进了李谕的LY公司。

他已经慢慢成长为汽车产业背后的隐藏大佬。

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不需要抛头露面,但各大厂商又离不开你,安全系数也高。

就像后世所有人都知道大众、丰田、宝马、奔驰;但除非车迷或者业内人士,没几个知道博世、电装、大陆、爱信一样。

李谕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陈嘉庚明白李谕在汽车产业链方面有很高的话语权,听他的准没错,于是说:“我会把重心放到橡胶园上,但既然院士先生说罐头产业也可以赚几年钱,不赚白不赚,毕竟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教育中。”

李谕说:“教育利国利民于千百世,只是太花钱。”

陈嘉庚说:“李大院士投身教育,这一点对我很有触动,而且我早就有做教育的念头。”

陈嘉庚办厦门大学以及集美学校,几乎把工业上赚的钱都投了进去,拳拳之心,令人叹服。

李谕不再相劝,赞道:“既然是同道中人,将来我们互相扶持。”

反正李谕也不想留下太多财富,工业上赚到的钱尽可能用在教育投资、赈济灾民以及扶持民族产业上。

而星战系列的稿费,《科学》期刊的分红,还有几个科学院给李谕发的薪水津贴,已经足以让李谕过上非常优质的生活。

——总之都是赚的洋人的钱。

两人聊天间,唐绍仪带着一人来到实业协会。

“疏才兄弟!”唐绍仪先热情地抱了抱李谕。

李谕关心道:“唐大哥最近怎么样?”

“好得很!”唐绍仪说,“我现在才发现当个寓公要比做内阁总理舒坦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