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解决个难题

唐绍仪说:“你或许知道,天津的租界几年前成立了一家电车公司,是比利时人投资开设的。不过当时的规划多少有点仓促,电车公司的发电机厂建设得距离法租界居民区和英租界的居民区太近,附近还有不少中国商人。大家深受噪音之吵,没法休息,而且振动很厉害,甚至会震碎玻璃,把人划伤。所以英国人、法国人还有中国人都要起诉比利时电车公司。可电车公司不承认发电机有这么大的声音,拒绝赔偿损失。”

李谕说:“制造一台记录仪器,能够实时实地记录发电机厂附近的震动。”

“是的。”孔祥熙说。

“办学。”孔祥熙答道。

——

大家这下彻底服了,无形的东西直接变成了有形。

电车公司的代表比利时人有点犹豫,不过见大家都同意,而且是科学手段,只好也同意。

孔祥熙说:“我已经买了大量美国的中小学教材,等回到山西,就在家乡办学校。”

李谕讲完后,校方又请吕碧城这位神秘的东方才女讲东方的文学和艺术。

登上回国的轮渡时,有一个人突然叫住了李谕:“帝师,过去这么多年,又见到您了!”

“技术?”李谕纳闷道。

唐绍仪进门说:“我带了一个懂行的人,全天津不会有人比他更懂!”

李谕离开直隶总督府衙后,径直前往北洋大学堂,这里有物理实验室。

李谕大体听明白了:“好吧,我们去看看。”

——

斯坦福先生找到了一个传奇摄影师——迈布里奇,让他完成这件事。

别人赌马是赌的赛马,而斯坦福先生突发奇想,认为马在奔跑时四个蹄子都会腾空,于是和别人打赌,赌注高达2.5万美元。

英国代表得意地对电车公司代表说:“走吧,我们法庭上继续!”

以前的时候,李谕的成就对普通人来说显得很缥缈,目前国人没有几个懂那么高端的数理科学,但生活中的这点小事却能看懂。

李谕笑道:“地震的波动复杂多了。”

“但这件事你真帮得上忙,证据链牵扯到了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唐绍仪说。

迈布里奇组织团队,花了六年时间,消耗五万美元(那时候的5万美元可不得了),终于把快门时间缩短到1/2000秒,然后拍出了那个著名的短电影《奔跑的马》。

李谕索要的电影胶片很著名,大家应该都看过那组图像,就是一组骑着马奔跑的画面。它是所有电影史课程最开始第一节课就会教授的内容。

李谕问道:“你已经要毕业回国?”

这小子是真会来事。

孔祥熙高兴道:“帝师竟然记得我。”

黄三德道:“先生何不加入我洪门?本人可以安排您也为洪棍级。”

胶片的出现来源于斯坦福先生的一个赌注。

黄三德没有强求,在他们眼中,李谕多少有一点浓厚的文化气息,他们颇为尊重。

李谕对演讲早已驾轻就熟,考虑到加州比较在行的应该是天文学——加州刚建起了强大的威尔逊山天文台,所以李谕从天文学角度,讲了天文学与物理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天体物理学。

所以斯坦福赢得了赌注。

唐绍仪解释道:“因为提供不了证据。”

内容不复杂,天文学嘛,早期是占星术,但它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其实就是从物理学开始的。

府衙中,杨士骧,比利时电车公司代表,英国人、法国人的代表,还有中国的天津商会派出的代表齐聚一堂。

李谕自然要尽可能帮帮旧金山的同胞,他们挺不容易,遭遇了各种灾难和不公正,还要尽可能筹款支援革命。

以前李谕在国内的影响力只集中在高级一些的知识分子群中,现在成了普通人心中的英雄。

杨士骧反应很快,立刻说:“好!本官就命李谕为调查员,勘探噪音之事。诸位可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