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好穷的音乐家

卡尔的几个孩子一直在座位上正襟危坐,卡尔对最末端的小儿子说:“路德维希,你看到了嘛,李谕院士如此年轻就有这样的成就,如果十年后你也可以做到他的程度,不,能做到十分之一的话,才像个样子!”

卡尔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很严厉,小儿子路德维希回道:“是的,父亲,我会好好学习。”

卡尔说:“可你在学校里成绩这么差,简直不配称为维特根斯坦家族的后代。”

李谕脑子一闪,原来这个家族的姓氏是维特根斯坦。那么眼前这个十五岁的少年,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李谕说:“卡尔先生,其实这个年龄的孩子多少有一些叛逆,您无需过分苛责。”

“叛逆?这只是借口罢了,我年轻的时候可从来不会因为叛逆就少受惩罚。”卡尔说道。

李谕不太好管人家的家务事,于是对小维特根斯坦说:“你在学校里最喜欢的是哪门课?”

“我喜欢代数、几何还有物理,”小维特根斯坦说道,“我最崇拜的就是玻尔兹曼先生,而他最欣赏的人是你,所以我也崇拜你。”

“谢谢你的喜欢,”李谕笑道,“无论如何,你都应该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因为这才能让你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更加深入的物理与数学。”

小维特根斯坦说:“我知道,但是班上有人总是吵吵闹闹,打扰别人上课。”

卡尔不满道:“别人吵吵闹闹和你有什么关系!哦,看来真应该把你转入一间管理更严厉的中学。”

小维特根斯坦吐吐舌头,不敢继续说话。

卡尔是奥地利钢铁巨头,只是现在基本隐居幕后。

他此前拒绝了奥地利授予的贵族,但对德国的贵族身份又非常执着,一直声称自己是德国贵族的私生子。

而他对子女的教育非常有问题,导致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后来有两个儿子先后自杀,或许就有童年有关。

一个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而一个不好的童年则需要一生治愈。

聊了一会儿后,卡尔拿出纸笔,与李谕签订了使用不锈钢专利权生产日用品的合同。

这是一个大单,奥地利生产能力十分强,几乎可以辐射整个东欧与南欧,专利使用费一年就能超过十万美元。

签完合同,古斯塔夫·马勒也来到了卡尔家,他是奥地利着名的音乐家。只不过奥地利出名的音乐家太多了,普通人可能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他可是号称最后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交响乐作曲家。

奥地利的有钱人以及贵族,甚至皇室都喜欢资助音乐家,作为奥地利最有钱的家族之一,卡尔对艺术的赞助十分康慨,所以很多同时期的音乐家都是他家的常客。

受早年一些小学课文或者课外读物影响,很多人印象中音乐家、作曲家似乎都是穷苦人,典型的如贝多芬和莫扎特。

贝多芬被描述成了“穷苦悲惨”的形象,而莫扎特最后甚至葬身乞丐坟墓,尸骨无存……

心灵留下了小小的创伤。

李谕少年时期读到后还挺难过的,本来很喜欢吹口琴,想学点音乐课外班,但被坚决阻止,因为感觉搞音乐太穷了0.0

实际上都是假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