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登门

这份报纸此前比较出名,叫做《国闻报,核心主笔正是严复。一开始《国闻报是维新派的阵地,最出名的就是刊载过严复的《天演论等文章。

不过戊戌变法失败后,《国闻报就被清廷封禁,卖给了日本人,改名成了《天津日日新闻,此后便成了日本侵华的舆论工具。

目前的主笔叫做方药雨,是个大汉奸,而且当了接近半个世纪汉奸!汉奸能当这么久的,也算罕见。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当时日本人化装成中国的百姓混进天津老城考察,查看城池有无缺口。就是这位方药雨给日本人带的道儿。

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方药雨带着日本人从天津四大水坑——东南角的葫芦坑入侵。因为那时候东南角的葫芦坑到了晚上水很浅,可以趟水而过。

方药雨算是给日本人立了一个大功,日本人给了他一个勋章,开始重用他。

此前方药雨是《国闻报的一个编辑,日本人接手报纸并改名为《天津日日新闻后,直接让方药雨当了总编。

不仅如此,日本人还把租界里一大片土地交给他开发,大概在如今天津和平区多伦道一带。

实际上天津的日租界位置一直不太好,过往是一片沼泽地,1860年代英法在天津开辟租界时,甚至避开了这片不易开发的地区。

日本人将其划为日租界,开发后成为了天津的娱乐商业区。

不过日本人实在是低劣,唯独日租界可以继续贩卖鸦片,甚至合法化。日租界里有近千家烟馆!

不仅如此,日本人又在日租界开设了几百家妓院,单单有执照的烟花女子就有上千人。

在国际上都叹为观止,一片哗然。

这种扯澹的文章登在这份报纸上,没什么奇怪。

但问题是,现在国人对外国之盲目崇拜更甚后世,哪怕来个日本神棍也说啥都信。

李谕直接气笑了:“以前《国闻报登载《天演论,何等进步,现在怎么沦落到此?不是街头小广告就是一通造谣是非?”

吕碧城说:“本来我不屑于看这种报纸,是《大公报社的编辑拿给我看。”

李谕说:“狼子野心,不可不防!我会写一篇文章进行反驳!”

吕碧城说:“师傅说,现在你是最懂西学的人,由你写出来的东西才能和洋人一争高下。”

“既然严复先生这么说了,我就当仁不让,”李谕说,然后又对吕碧城说,“你跟着我这么久,现在还是懂得了不少科学嘛,能看出文章的错误,不错不错。”

吕碧城侧过脸:“谁,谁跟你这么久了?你啊,你身边还有这么漂亮的姑娘……算了,我不说了!”

吕碧城说完就跑了。

她后面声音越来越小,李谕甚至没有听清。

他只好拿着报纸返回书房,再次细看了一下,更加生气。

近卫昭雪问道:“先生为何如此生气?”

李谕把报纸放在桌上,气愤道:“这些小日本,一个个五短身材,还说什么人种优势?怎么做到写出这玩意还能脸不红心不跳的?”

“小,小日本?”近卫昭雪说。

李谕说:“是啊,你看这帮小日本写的什么狗屁东西!”

近卫昭雪一眼看到署名的林出贤次郎,是自己在东亚同文书院的校友。

近卫昭雪说:“是关于进化论?”

“什么狗屁进化论,简直是在侮辱达尔文,他老人家的棺材板恐怕都要压不住!”李谕说。

近代这些大科学家里,目前最有争议、最出名的恐怕就是达尔文。

因为他的理论一来非常炸裂,二来大众相对好理解。

然后就有很多人蹭达尔文的流量,动不动拿出来他的理论乱扯一通。

日本人和德国人在这方面玩得最六,也是军国主义最兴盛地方。

当然了,都是在歪曲达尔文的进化论,并不是达尔文本意。

李谕越想越气:“日本人真是可恨,野心太大,不吞没中国和朝鲜誓不罢休,但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么好的牙口!蛇吞象只会撑破肚皮!”

近卫昭雪讶道:“先生这么恨日本人?”

李谕张口说道:“当然,他们以后,额,他们做的事简直人神共愤!”

近卫昭雪说:“可当年的联军,不止有日本人,并且割去土地最多的是俄国人。”

李谕说:“都不是好东西!”

近卫昭雪说:“先生要写文章再反驳回去?”

李谕说:“那当然,这个叫做什么次郎的,敢情是把除了日本人以外的所有亚洲人都骂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你先回去吧,我暂且不休息了,要继续伏桉工作。”

近卫昭雪只得说:“先生保重身体。”

近卫昭雪退出李谕的房间,心中默默记下了他说的话。

李谕写这种文章太简单了,虽然他不是什么喷子,不过经历过互联网时代的人,太懂得如何喷回去了。

尤其在他看来,林出贤次郎的文章水平简直差到没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