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赠地

席家花园在1号,此后老蒋和宋美龄的别墅“爱庐”则在9号,这是作为宋美龄出嫁的嫁妆,宋子文送给二人的。

而宋子文本人的别墅在东平路不远处的岳阳路。

总之这一带在民国时期可是上海不得了的地方。

当然了,对李谕而言,都是后事。

此时此刻,这半亩地皮的价值差不多几百两,在席家眼里根本就是毛毛雨,送给李谕当个人情。

毕竟目前租界还没有辐射这么远,大家谁也想不到以后上海发展一直在突飞勐进,压根没有停下的意思。

即便没有李谕的穿越眼光,但想到以后还能跟当朝帝师、荣誉进士、举世闻名的科学家成为邻居,席家也一百分愿意。

有钱人嘛,同样喜欢往文化圈层上靠。

李谕推辞了几句,见席正甫一直坚持,就不再客气:“多谢席总经理!”

席正甫呵呵大笑:“我就喜欢别人叫我总经理,什么掌柜、买办的多没洋味。”

魏允恭也说:“帝师帮了江南制造局的忙,我也会记在心里。”

李谕随口道:“不过一点小事,何足挂齿。”

马士基见状,感觉再待下去更加尴尬,于是说:“席经理,魏大人,我公司还有事,先行告退。”

席正甫也没有刻意留他。

马士基走后,魏允恭对李谕说:“虽然十吨钢材的溢价,江南制造局担得起,但就怕以后洋人知道我们无知后,继续欺辱,这最让人无法忍受!”

李谕明白魏允恭的心思,戊戌变法失败后,此人就一心扑在制造局这种比较“洋务”的事情上,希望能够强国。

李谕对他说:“经过此事,魏大人应该看得出,工业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撑,不然造出来的永远是落后别人一两代的产品。”

魏允恭长叹一声:“帝师说的是,如今制造局只能造出最普通的步枪,良品率还难以保证。上峰多次要求我们提供洋人同样的枪支,我一直有个疑问,有没有必要再采买新的枪支制造技术?”

现在江南制造局生产的枪,其实也是汉阳造。

当年买这个技术就被骗了,压根不是张之洞他们想要的正牌德国毛瑟步枪。

如果再买,保不准还会被骗。

李谕摇摇头说:“没有必要,最好的技术是买不来的。但我想你们可以在管理上多下功夫,如果能够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量生产出合格的步枪,也未尝不可。”

随便一个现代人都明白,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有多重要,而目前这些制造局,压根没什么研发能力,更不要提创新。

看到英国军队、德国军队的武器更先进,首先想到的还是买买买。

类比后世印度,军队武器都成万国造,哪里买到最先进的了?印度几乎成了国际军购上最大的冤大头,一美元从俄罗斯手里买来航母,结果又被坑进去30亿美元的事闻名世界。

而此时,清廷就是国际军购的冤大头。

技术上的落后短时间难以弥补,管理上多少还有那么一点希望,就看他们能不能下狠心治贪治腐。

——额,可能也不是件容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