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赠地

魏允恭是懂英文的,当年梁启超创办《时务报,他曾一度充任该报英文译事。

维新时期,还被两江总督刘坤一保荐经济特科,到达京城后,他看出风云变幻莫测,于是接受《时务报所托,多方打探朝局变化的消息,及时电告或函告上海报馆,充当了《时务报耳目的角色。

所以此人在思想上还是比较新的。

李谕说:“货运单没有问题,请继续。”

魏允恭接着说:“可如今钢铁运到上海港,再过磅,竟然多了十吨!马士基先生就坚持按照多了10吨的价格付款。”

这种优质钢的价格不菲,江南制造局明显是想用来制造枪支武器。

江南制造局一直有着效率低下的毛病,如果是其他人,可能不会太当回事。但魏允恭是个比较较真的人,这么多银子不能白扔出去。

席正甫补充道:“上海港卸货的是太古码头,也是英国人的,所以两份货运单都是出自英国人之手,我们着实纳闷,莫非他们搞错了?”

李谕一听就明白了,无非是个重力加速度问题,重量和质量本来就是两个概念,但此时的人还真没多少人搞明白。

于是说:“马士基先生,我想你一定认为没有中国人懂得什么叫做重力加速度的吧,跟不会有人懂得地球是个椭球形、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不同的知识?”

马士基一时有点语塞:“我……”

如今的国际货运没有后世的严格规范,乱象很多,不过这种明目张胆欺负中国人不懂物理学的事,李谕确实看不下去。

席正甫和魏允恭同样听得一头雾水,什么加速度、又椭球的。

李谕见马士基明显不太服气,立刻在纸上写画起来:“如果我没记错,新加坡的重力加速度数值是9.78左右,上海应该是9.8上下,看似相差不大,但一旦质量很大,就会有明显差距。”

李谕随手列出了一个等式,计算一下正好差了10吨。

“我想马士基先生应该在丹麦国时学过这些内容。”李谕说道。

如今丹麦的教育普及已经非常高。

马士基见被拆穿,并且李谕的本事心知肚明,只得放弃挣扎,但也不便直接承认,只得嗫嚅道:“可能,可能是我忘记了,既如此,就按照5000吨计价。”

席正甫和魏允恭看到李谕轻而易举让马士基心服口服,大为惊叹:“果然是帝师!”

李谕心中却喟叹一下,不过是初中物理内容,如今却能唬住这么多国人,嘴上随口说:“举手之劳而已。”

席正甫又说道:“帝师要兴办学堂,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只可惜我知道得太晚,如果先生需要,我手头还有不少地皮,建点屋舍总归不错。”

李谕笑道:“没有太大必要,基金会买的地皮已经不小。”

席正甫说:“帝师大人买到的是学校用地,以帝师的地位,总该在上海有座房子不是?正好我在静安寺南边两里地的位置有块地皮,我赠予帝师400平,您可以兴建一座双层别墅。距离学校不远,也不会耽误帝师的事务。”

李谕对上海还算熟悉,此时席正甫嘴里能说出来的地方,基本都是后世上海的核心地段。

他提到的位置,就在徐家汇东边。

后世这条路的名字叫做东平路,但在清末民初叫做贾尔业爱路,是此前一名法租界总领事的名字。

1943年才以山东东平改为东平路为了好区分,以后就直接称它东平路吧。

此后席家就在东平路修建了席家花园,是栋顶级豪宅,一直流传到后世。

东平路可谓民国时期上海人心目中顶级的豪宅地段,这里绿树成荫、环境优雅、豪宅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