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招贤

卜舫济与丁韪良差不多,最初都是传教士,两人也均是神学学士。

——当然,传教这件事想在中国推行,的确太难了。

而教育就容易被人接受,毕竟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

卜舫济说:“李谕院士,我的学生可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往往还没毕业就被抢光。但当他们在听闻你要开办企业时,竟然一股脑要投奔你,你可真是有非同一般的魔力!”

他说的没毛病,圣约翰大学的毕业生在清末民国时期非常吃香。

其实只要是能懂英文,已经可以在清末民初时期吃得开。

李谕也不客气,直言道:“我绝对不会辜负学生们的希望。”

几人先来到了圣约翰大学。

就组织架构看,目前圣约翰大学差不多是国内最完善的。

科目设置齐全,尤其是到了民国时期都很难建设的理工科,这里也早早设立。

卜舫济校长一直大力提倡自然科学,几年前筹集了1.5万美元和白银4000两兴建“格致楼”,楼里设有物理、化学实验室。

别看如今随便一个国内的中学都设有这些实验室,但在当时,类似的大学几乎可以说绝无仅有。

“先生先来礼堂吧,学生们早就在等候。”卜舫济说。

当李谕进入礼堂时,学生们立刻沸腾,如今能够让洋人认可的国人哪有几个?何况李谕能够身兼多国院士,在学生们眼中,简直是神一般的人物。

卜舫济维持了一下纪律:“大家安静一下!让当今科学界最闪耀的李谕院士给你们好好讲几句!”

李谕看着台下上百双诚挚而激动眼睛,不仅有马上毕业的,也有低年级的学生,他清了清嗓子说:

“见到你们的热忱,让我有些诚惶诚恐。大家必然知道,相比洋人,我们现在太弱了,弱到连几颗像样的螺钉都造不出来。就算是不断去强调自信心,在事实面前,也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我们才要一点点改变这种状况,从小事做起。你们要跟着我做的,则是洋人也造不出来的东西!那时候,你们或许就能够看到一丝真正的尊重!”

李谕穿越前的时代,虽然相当部分的欧美日韩人仍旧看不起中国人,但情况早就大为改观。

不过在此时,国人面对洋人时,看到的真的大多只有傲慢与鄙夷。

能够让洋人看得起的人,在国人眼中是非常不得了的。

现在李谕甚至敢说自己设立的企业将要制造洋人都无法掌握的东西,简直让人兴奋。

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大家压根不会相信,但李谕对科学的深刻造诣已经深入人心,大家对他是崇拜加上绝对的相信。

李谕又补充道:“这次我需要招揽的人才,不仅会进入将来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还会进入最先进的实验室,想要做点大事,让中国人抬起头来的,就加入我吧!”

虽然李谕并不擅长人事,也不擅长画饼,不过直白的几句话效果已经非常好。

学生们果然十分激动:“我们要跟随李谕院士!做骄傲的中国人!”

校长卜舫济说:“我已经准备好了表格,有意应聘李谕院士公司的,都可以填表。”

他刚拿出一沓表,很快就被抢光,甚至都不够,一些人只能在白纸上直接写。

李谕的目标主要是理工系、经济系、医学系以及法律系。

一名只有十五岁的少年突然拿着表格找到李谕:“院士先生,我已经填了一半,可突然发现为什么还有年龄限制,必须要18岁以上?”

李谕微笑着解释:“因为我可不敢招纳童工。”

他眼光突然瞄到少年的名字“顾维钧”!

好嘛,现在他正好在此校读书。

顾维钧对此不满:“家父说过,他十五岁时已经随着爷爷做工了,我为什么不行?”

按照历史走向,顾维钧明年就会留学美国,进入哥伦比亚大学。

李谕笑道:“你的路还很长,最少还要把学业先修完。”

顾维钧只得遗憾道:“院士大哥,你可要记得给我留个好位置!”

李谕哭笑不得:“我记住了。”

不过他一旦去了美国,可要在美国待差不多七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