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二章 想破头的问题

李谕说:“岂敢岂敢,不过是讨论讨论罢了,您不是说已经研究透彻了。”

辜鸿铭终归是教习,于是硬着头皮问:“什么问题?”

李谕说:“我哪,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有一个学生,拜一位辩论家为师。不过学生很穷,交不起全额学费。

于是老师说:你先交一半学费,剩下的一半,等你成为律师,并赢下第一场官司后再给我。

谁知学生学成后,却未做律师,也没有交学费。

于是老师就到法院起诉了学生。

老师是这样想的,如果我赢了,你自然要把学费给我;如果我输了,按照约定,你赢了第一场官司,还是要把学费交给我。

谁知学生却说,恰恰相反,如果我赢了,自然不用给你交学费;但如果我输了,按照约定,并没有赢下第一场官司,所以依旧不用给你交学费。

现在,法官辜大人,您认为应该怎么判?”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半费问题”,也是个典型的悖论。

辜鸿铭人都听蒙了:“这……学费,我……我想想……”

李谕鞠了一躬:“先生想出来后,还望赐教。”

说完才随着服部宇之吉继续去找藤井恒久。

辜鸿铭站在原地,反复思索到底该不该交学费,本来“生死路”的问题就颇为头痛,现在这个半费问题更是让人爆炸。

气的一跺脚:“什么东西!小儿学说,小儿学说,不研究也罢!”

——

服部宇之吉办公室中,藤井恒久见到李谕后立刻深鞠一躬,“李君,见到您不胜荣幸!”

“藤井先生,不用多礼。”李谕说。

他已经不是学生身份,否则还真受不了这么一个礼节。

藤井恒久说:“我在读到您的博弈论大作后,久久不能释怀,又听闻此书在中国以及欧美都得到刊发,可否由我翻译到日本国,以便让我国之学者研习?”

李谕知道这种学问早晚都会流经各国,也没必要遮掩。

再说后世日本为了窃取别国技术机密,无所不用其极,根本防不住,所以就由他去吧。

“翻译刊发当然可以,但仅可作为学术研究之用。”李谕说。

藤井恒久满口答应:“这是自然!在我赴任北洋工艺学堂后,定会向周总办提议,邀请李君到学堂指导。”

北洋工艺学堂的总办是北方工业巨子周学熙,此校就是后世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

周学熙也是袁世凯的心腹,主管直隶的实业,要想在这一带做点事情,以后还真少不了和他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