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德国来信

卡尔·西门子说:“既如此,就说明还是正确的,科学就像开公司,新理论的接受总归有个过程,只要是别犯错误就好。”

卡尔·西门子显然是想到了当时研究所里维恩犯的错误。

科尔劳施说:“英国皇家学会已经授予了李谕外籍院士,我想英国老眼光也不会差。”

“切!”卡尔·西门子不屑道,“现在科学的中心应该在我们德国,我现在就给李谕写信,我也可以在德国为他建造一座新的研究所。”

——

柏林大学。

普朗克作为最早推开量子理论大门的人,思想确实是有点保守的。毕竟他之前研究的也都是经典的热力学以及电磁学。

他提出量子假说时已经四十多岁,并不是个激情昂扬的年轻人,而且即便没有过高的名声,也好歹是个大学教授、科学院院士,所以做事都力求稳重,不能犯错。

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自己都常常告戒其他人要谨慎使用自己的理论以及普朗克常数。

这也不能怪他,毕竟谁能想到量子力学以后的发展那么广阔。

普朗克常数后世成为了构成宇宙的三大基本物理常数之一另两个就是光速与引力常数,地位何其超然。

此时的他心情确实很激动,谁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被接受时都会开心万分。他也比玻尔兹曼的命运要幸运得太多,起码有生之年就能看到量子力学大扫四方、万里开疆。

不过此刻的普朗克并没有继续做研究,作为一个有点朴实或者说偏老派持重的科学家,更没有掺和进与其他反对者的争论中,基本就是李谕在“舌战群儒”。

他手里拿着一本书,赫然是《星球大战:新希望。

他正边喝咖啡边津津有味地看着,而且是直接一口气读完。

合上书普朗克还在回味书中的情节,“有点意思,不知道故事接下去会怎么样。”

普朗克越想越难心痒,突然想到:“我给李谕发一封电报不过分吧?”

两人并未谋面,但已经通过量子理论联系在了一起。

说做就做,普朗克提笔就给李谕拟好了电文:

“神秘而伟大的东方科学之星,你写的论文让我异常惊喜!但我现在更想知道的却是《星球大战:新希望书中,那个邪恶的银河帝国以及强大的达斯·维达接下来会怎样,卢克·天行者有没有与来亚公主最终在一起?”

好嘛,李谕收到这封电报也是哭笑不得。

他绝对想不到堂堂普朗克给自己的第一封电报,竟然是催稿!原来他也喜欢科幻小说!

李谕只得回道:“尊敬的普朗克教授,很荣幸你喜爱这部科幻作品,续作我会尽快写出,敬请期待。”

普朗克回道:“务必尽快!我已经许久没有读到如此有趣的科幻作品,想象力着实令我惊叹!那宏大的场景如同贝多芬的钢琴乐曲一样让人着迷。”

普朗克年轻时对文学、音乐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擅长弹钢琴,不过最终他的兴趣还是转到了物理学上。

只能说世界损失了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却收获了一个开天辟地的科学巨匠。

普朗克在电文最后终于又想起来“正事”,加了一句:“如果能够来德国,一定要与先生当面探讨物理学最高深的奥秘。”

普朗克与西门子等人一样,都认为德国才是当下世界科学的中心,而且他为此更是深深自负。

即便在一战后,德国损失极为惨重,差不多被一撸到底,赔款额多到几乎没有上限;也遭到国际科学界排斥,从1919年到1925年间举行的275个科学会议中,有165个没有邀请德国人。

但德国的科学依然突飞勐进,在多个领域均取得了巨大进展。

那时的普朗克已经成名,1918年他在普鲁士科学院发言时说:“就算敌人剥夺了我们的国防力量,就算危机正在我们眼前发生,甚至还有更严重的危机即将到来。有一样东西是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敌人都不能从我们手上夺走的:那就是德国科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学院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这个地位,如果有必要的话,不惜一切代价来保卫它!”

当然了,德国的科学这时候确实非常强,大牛太多,甚至爱因斯坦本来也是德国国籍。

至于美国,现在还是在追赶阶段。不过在二战后,科学中心迅速转移到了美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许多德国科学家逃亡到了美国。

李谕此前还收到了哥廷根大学希尔伯特的邀请,德国肯定是会去的,于是回道:“我定将亲赴德国向教授当面求教。”

——

在美国待了这么久,清朝驻美大使梁诚终于得到了会见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机会。

如果是在后世,驻美大使地位是很高的。

但众所周知,外交实际上看的是综合国力。“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估计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深刻最惨痛的两个教训。

反正以如今清朝的地位,梁诚真心只能等人家的空闲时间。

李谕收到梁诚的电报,火速从纽约回到了华盛顿。

梁诚见到李谕后对他说:“这次会面很重要,西方人一贯重视第一印象,我们要拿出最佳的状态,争取让美国同意重新招收我们的留学生。”

李谕说:“此事当然要争取,另外,大使也可以提议让美国停止索要庚子赔款。”

梁诚讶道:“停止庚子赔款?!怎么可能。”

即便梁诚是刚上任,也明白这是一件极难的外交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