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真正的合拍

四家公司的代表商量出来的方案,最终还要各自的总部确认,之后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商议。

对于杨叶而言,最重要的是入场券,其他都是小问题。

杨叶和林葆诚商量了一番,送走林葆诚后,时间已经快中午了,又有一波人寻了过来。

他们是《红高粱》的监制文隽、导演张一谋、摄影师顾长位、编剧莫严,主演姜文、巩莉、计春华,以及一个管钱的财务。

文隽从学生时代开始,就非常崇拜杨叶,受此影响,成年后果断投身电影行业。

1982年拍《靓妹仔》的时候,文隽作为编剧,得到了杨叶的赏识,很快成为白杨公司的金牌监制。

文隽这个人,在原时空看了《芙蓉镇》和《红高粱》之后,就非常欣赏姜文,主动跑到内地请姜文到香港拍电影。

后来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没钱,刘小庆跑到香港去找文隽拉投资,文隽听说是姜文做导演,就果断投了100万美元。

后来文隽经常和内地合作,投了很多电影,比如《我的兄弟姐妹》、《我的美丽乡愁》等。

这厮还非常地偏帮内地,有一年金像奖,得奖的全是香港人,他就不高兴,说这很排外,非常的“小香港”,还说评奖机制不公平。

鉴于此,《红高粱》的监制一职,杨叶就直接指派文隽了。

顾长位和张一谋是北影学院的同学,都是摄影系的。

顾长位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西影厂,这次白杨公司和西影厂合作,他自然而然就成了《红高粱》的摄影师了。

莫严成名不到两年,还是个文坛新人,这人的人设就他的笔名一样,不爱说话。

由于在《芙蓉镇》中的优秀表现,姜文是如今声名鹊起的内地男演员,《红高粱》剧组直接就定了他的男一号。

杨叶原本打算来京城后,亲自把巩莉给选出来饰演九儿的,不过他在东京有事耽搁了,来到京城,人选已定。

《红高粱》剧组寻找九儿的过程比较费劲,找了好几个人选,中戏的史可和巩莉都是候选人。

剧组分别给巩俐和史可试了造型,发现感觉不太一样,后来又拍了她们两段小品,还是觉得巩莉更合适,就她了。

至于计春华,本时空他虽然没有演《少林寺》的秃鹰,但他从小练武,后来还是做上了演员,演了不少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