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红楼十二钗

挥手,告别!

杨叶带着一个少女的爱意,飞上了云霄。

四个小时后,飞机抵达京城。

前来接机的是著名导演谢铁骊,他现在已经是电影家协会的副主席了。

担任正职的夏衍已经87岁高龄了,就挂个名,工作都是谢铁骊在主持。

不过电影家协会只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大家平时还是该拍戏拍戏,只有需要举办一些活动的时候才会聚在一起。

杨叶客气地和谢铁骊握手:“谢导演,劳您来接机,应该我去拜访您才是。”

谢铁骊笑道:“杨导演,你最近干的两件事,在日本揪出一个变态恶魔,让人解气。《终结者2》全球大卖,给中国人长脸。我是迫不及待要来见你啊!”

杨叶在日本揭露杰尼斯事务所的丑事,在中国被大报特报。

一方面可以恶心一下资本主义国家,显示我国的道路正确性。

一方面这事是一个中国人跑去日本揭穿的,不仅非常之讽刺,说出来还让不少国人感到自豪,有助于增加民族自信心。

这两年来,杨叶的十多部电影陆续在国内上映,他战神的名号早已传遍神州大地,达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读者》、《知音》、《青年文摘》这些销量极高的期刊杂志,还经常会搞些关于杨叶的心灵鸡汤文,更是进一步增长了杨叶的知名度。

杨叶和谢铁骊上了一辆车,前往下榻的六国饭店。

不出意外的话,这是杨叶最后一次住这家饭店了,因为再过一年,它就会毁于火灾。

在汽车上,谢铁骊感叹道:“前段时间我看了《终结者2》,真的是……全程目瞪口呆,没想到电影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这种地步。这电影可称得上划时代的杰作了,而它竟然是中国人拍出来的,更让人感到自豪!”

《终结者2》还没有在国内上映,谢铁骊是通过内部渠道看到的。

杨叶道:“其实这部电影有一个很大的遗憾。”

谢铁骊不解,他认为拍得很好,电影里很多炫酷的特效直接让他看傻。

杨叶道:“《终结者》第一部的故事发生在香港,第二部却不得不移到美国。

因为美国才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这样的科幻故事,只有发生在那里才会让人觉得合理。

实际上,就算我把故事背景搬到了美国,主演是四个华人面孔,还是十分突兀。

如果不是我在十多年来在诸多影迷心中树起来的无敌形象,让观众下意识地忽视了背后的逻辑,这个故事甚至都无法成立。”

谢铁骊听了这话,仔细一想,还真是如此,不由得喟然长叹,就算华人电影界出了杨叶这样的人物,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强大国力,使得他的表现力大打折扣。

杨叶笑道:“不过这些年国家发展很快,在最新的计算机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假以时日,我们一定能够拍出更好看的科幻电影。”

谢铁骊也已经六十多岁了,听了这话,又是期待,又是遗憾,感叹道:“不知道我能否看到那一天啊!”

“会的,最近我就在构思一部关于计算机的电影,拍出来一定很有意思,不过目前的技术暂时达不到,为了拍摄,还得慢慢实验新的技术。”

“哦?又有大作,那真是要拭目以待了。听说你为了这部《终结者2》筹备了七年,真是让人钦佩。”

“谢导演,您一直在夸我,其实我对您的作品也是十分佩服的,听说您最近在拍摄《红楼梦》?”

谢铁骊拍的是1989年首映的电影版《红楼梦》,并非87剧版《红楼梦》。

谢铁骊叹道:“是啊,电视剧版的《红楼梦》老百姓不喜欢,上头让我一定要把电影版拍好,让我感到压力非常大。”

87红楼在后世被评为无尚经典,陈小旭的林黛玉更是号称无可超越,不过……

陈小旭被选为林黛玉的时候,曾经让林妹妹的粉丝们大为光火,认为陈小旭长得太普通了,根本不配演林妹妹。

等到电视剧出来,那更是恶评如潮,林粉认为此剧赞美并抬高薛宝钗等“封建势力”,削弱了林黛玉作为“叛逆者”的正面形象。

而林粉又是红楼粉的半壁江山,所以87红楼梦播出后,对它的评价简直没有半句好话,红楼的主创们想死的心都有了。

当时的官方红学家也一致认为87版是一部相当失败的电视剧,既不如高鹗续书,也不如1962版越剧电影《红楼梦》。

他们呼吁今后再改编《红楼梦》不能甩开高鹗续书另搞一套,应该严格依据程高本一百二十回来改编。

咦,发现没有?在人们的观念中,永远是上一版更经典。

讽刺的是,2010年的新红楼,由于导演李少红是当年的亲历者,所以她就从善如流,将当时的批评意见全盘接纳。

你们说87版不如62越剧版?那好,我就给演员搞上一套越剧造型铜钱头。

你们认为应该按照程高本一百二十回来改编,那好,我就按照这个版本来拍。

李少红心想,你们的意见我全听,这还不拍部神作出来?

结果新红楼播出后,林粉又纷纷改口,痛批新版红楼,说10版远不如87版。

当年被他们骂为“失败”作品的87版才是《红楼梦》的经典,陈小旭才是永远的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