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提炼“符血”

玄尘道途 一介残骸 2607 字 3个月前

“知道了,仙师”七荀老汉恭敬地回道,随后向厨房快步走去。

不久,一位老婆子便端上一道热气腾腾的“山兔煲”,这老婆子与那老汉是一对老夫妻,无儿无女,是刘玉请来的仆人,也就只望他们平日打扫打扫院子,看看门。

难得的是老婆子手艺不错,烧,炒,炸,蒸样样精通,十分合刘玉口味,这不就借着中秋之名,把萧钧、叶云两人请了过来,就当乔迁庆祝了,本想再请上施长明,但施长明需回城中二儿子家团聚,也就作罢了。

几天前,宋洪江送来的“山猪”、“锦鸡”等野味,经过李婶之手,变成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肴,摆上了木桌,一时琳琅满目,令人垂涎。

尤其是最中间那道爆炒“香花鹿”,油光逞亮,香气扑鼻,肉质细嫩,配上甘醇的“东仙酒”,三人吃得极为爽快。

夜色渐浓,凉风吹散淡

去,露出了两轮明月,闪烁着灿灿银辉,大而亮为“玉月”,黯淡无光,斑斓似珠为“血月”。

刘玉、萧钧、叶云三人聊的十分尽兴,欢声笑语不断,三人皆为背井离乡,一直闲聊至深夜,最后萧钧、叶云也就没回去,留宿在了一旁的客房。

第二天,刘玉让萧钧给施长明带个话,他要告假一天,留在小院炼制“符血”,送走萧钧、叶云走后,刘玉便走向了西侧的那间厢房。

这间厢房内空无一物,不单无睡床、长桌、梳妆台、凳椅等用具,就连屏风、隔层木板都已拆除,整个厢房极为空荡。

地面铺上了厚厚的大理石,四周墙壁开出了一扇扇木窗,更夸张地的是屋顶开了一处巨大的天窗,一间好好的厢房,硬是被刘玉改成一间“炼血室”。

刘玉先是从储物袋中招出了那顶“三阳炼血鼎”,令其悬浮于空,随后激活“小鼎”器身炼制的“器型大鼎”铭纹,小鼎灵光闪动,器身极速扩大,化成一座七尺高,四尺宽的炉型大鼎,缓缓落在了屋内的中央。

“三阳炼血鼎”底生三足,侧长两耳,上无盖呈圆形,鼎身布满鲜红的云焰纹,看上去极为漂亮。

“三阳炼血鼎”摆放好后,只见一瓶“兽血瓶”从储物袋中飞出,刘玉双手掐印施展御物诀,控制“兽血瓶”飞至大鼎上空,随后“兽血瓶”也变大数十倍,一股腥味极浓的暗红色液体,从瓶中流入“三阳炼血鼎”内,刘玉一连向大鼎内灌入了四瓶“灵兽精血”。

接着只见刘玉走上前,取出二十粒晶莹透亮的玉石,镶嵌在了“三阳炼血鼎”两侧凸起鼎耳的凹陷处,正是一块块低级灵石,随后通过灵识激活“三阳炼血鼎”铭刻的“三阳淬火阵”。

只见“三阳炼血鼎”红光大盛,很快便向四周散发出一股股热浪,鼎身“三阳淬火阵”摄取镶入鼎耳灵石中的灵力,化为肉眼看不到的暗火,以此来淬炼、提纯鼎内的“灵兽精血”。

淬炼“符血”相对“炼丹”来说,简单许多,并不像“炼丹”那般需要熊熊烈焰长时炼化,“符血鼎”鼎身的暗火足以,这也是为何刘玉会选择在院内提炼“符血”。

半个时辰后,刘玉向鼎内沸腾如岩浆般翻滚的“灵兽精血”,投入雪白的融灵砂,“嗤、嗤”的一阵雾气冲起,瞬间弥漫正间“炼血室”,气味腥臭难闻,但刘玉面不改色,一动不动立于鼎旁,紧盯着鼎内呈半浆化的浓液。

当鼎内“精血”眼看就要凝固时,只见刘玉立刻朝鼎内倒入“散凝水”,又是“滋、滋”的一阵雾气腾起,就这样刘玉忍着热浪,腥臭,一直守在“三阳炼血鼎”旁,不时加入各种灵材,每隔数十息便要倒入小许“散凝水”。

此外,刘玉还需紧盯鼎耳镶入的灵石,当灵石耗尽灵力化为粉末时,刘玉必需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镶入新的灵石,耽误片刻,鼎内的“灵兽精血”就有可能化为“费液”,炼制“符血”虽简单,但极耗精力,需时刻保持专注。

这一炼就是一天一夜,满满一鼎“灵兽精血”,最后只提炼出一小桶成品“符血”,刘玉清洗完“三阳炼血鼎”,激活鼎身内“器型小鼎”铭纹,巨大的鼎身重新化成一座小巧玲珑的“小鼎”,被刘玉收入了储物袋。

刘玉拖着疲倦的身体,走出屋时,浑身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由汗味、腥臭味、草药味等等混合而成,十分难闻。

好在李婶早已烧好开水,准备好浴盆,水温正好,李婶还放入了一些好闻的干花,草叶,洗完后刘玉瞬间神清气爽,身上那古怪的气味也去除的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