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提炼“符血”

玄尘道途 一介残骸 2607 字 3个月前

“三阳炼血鼎”摆放好后,只见一瓶“兽血瓶”从储物袋中飞出,刘玉双手掐印施展御物诀,控制“兽血瓶”飞至大鼎上空,随后“兽血瓶”也变大数十倍,一股腥味极浓的暗红色液体,从瓶中流入“三阳炼血鼎”内,刘玉一连向大鼎内灌入了四瓶“灵兽精血”。

接着只见刘玉走上前,取出二十粒晶莹透亮的玉石,镶嵌在了“三阳炼血鼎”两侧凸起鼎耳的凹陷处,正是一块块低级灵石,随后通过灵识激活“三阳炼血鼎”铭刻的“三阳淬火阵”。

只见“三阳炼血鼎”红光大盛,很快便向

四周散发出一股股热浪,鼎身“三阳淬火阵”摄取镶入鼎耳灵石中的灵力,化为肉眼看不到的暗火,以此来淬炼、提纯鼎内的“灵兽精血”。

淬炼“符血”相对“炼丹”来说,简单许多,并不像“炼丹”那般需要熊熊烈焰长时炼化,“符血鼎”鼎身的暗火足以,这也是为何刘玉会选择在院内提炼“符血”。

半个时辰后,刘玉向鼎内沸腾如岩浆般翻滚的“灵兽精血”,投入雪白的融灵砂,“嗤、嗤”的一阵雾气冲起,瞬间弥漫正间“炼血室”,气味腥臭难闻,但刘玉面不改色,一动不动立于鼎旁,紧盯着鼎内呈半浆化的浓液。

当鼎内“精血”眼看就要凝固时,只见刘玉立刻朝鼎内倒入“散凝水”,又是“滋、滋”的一阵雾气腾起,就这样刘玉忍着热浪,腥臭,一直守在“三阳炼血鼎”旁,不时加入各种灵材,每隔数十息便要倒入小许“散凝水”。

此外,刘玉还需紧盯鼎耳镶入的灵石,当灵石耗尽灵力化为粉末时,刘玉必需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镶入新的灵石,耽误片刻,鼎内的“灵兽精血”就有可能化为“费液”,炼制“符血”虽简单,但极耗精力,需时刻保持专注。

这一炼就是一天一夜,满满一鼎“灵兽精血”,最后只提炼出一小桶成品“符血”,刘玉清洗完“三阳炼血鼎”,激活鼎身内“器型小鼎”铭纹,巨大的鼎身重新化成一座小巧玲珑的“小鼎”,被刘玉收入了储物袋。

刘玉拖着疲倦的身体,走出屋时,浑身散发着一股刺鼻的气味,由汗味、腥臭味、草药味等等混合而成,十分难闻。

好在李婶早已烧好开水,准备好浴盆,水温正好,李婶还放入了一些好闻的干花,草叶,洗完后刘玉瞬间神清气爽,身上那古怪的气味也去除的一干二净。

中秋当日,夜幕降临后,街上行人越聚越多,各式各样的小吃铺了开来,五花八门的绚丽花灯,照亮了整座北滦城,处处传来欢笑之声,万千灯火延绵如长龙,彰显着北塞商都的无尽繁华。

刘玉与萧钧、叶云三人,逛了一会喧闹拥挤的云海街后,早早的赶到了空中漂浮的“火云凤”上,如去年一样,五艘巨型灵船并行靠拢,组成了“中秋御灵大赛”的半月型赛场。

“春蝉”碧绿如萤,“冰鸾”剔透如晶,“火凤”通红如焰,“灵鹤”洁白如雪,“巨剑”乌黑如铁,刘玉不禁想起了孙康发出的感慨,“春蝉无声,鸾凤合鸣。灵鹤、巨剑相伴,玉月、血月当空,中秋凉夜,如诗如画。”

萧钧、叶云两人兴冲冲去了“冰鸾盘口”,刘玉并没有跟去,与施长明留在了“火云凤”上,他身上灵石虽不少,但最近没时间关注“御灵大赛”,连参赛选手的名字都叫不上,也就没有去凑热闹。

一个时辰后,随着大赛主持者“灵岖道人”一声令下,所有选手一哄而出,便如数千道流星划破天空。

引得四周围观的游人,爆发出震天的呐喊声,城中赏月的百姓,对着天空化过的流星雨,也不停的欢呼,声浪此起彼伏,一直朝前方延伸。

过了约一刻钟,御灵大赛便有了结果,夺得头名的是灵冰宫的穆星辰,第二名是万药谷的一名少女蒋恬依,第三名为宗门执事夏侯贺之子夏侯阳,算是为黄圣宗长了一把脸。

随后由数百艘大小灵船组成的巨龙游夜活动,刘玉、萧钧、叶云三人并没有参加,而是赶到了一座幽静的一进院落,院落不大,由一间正房、二间厢房、一间厨房与仆屋、茅屋等组成。

院落中间围着一小院,院内最显眼的是一颗百年大榕树,茂密的树枝如巨伞张开,遮挡住了大半院落。

树下摆放着一张圆形石桌与四具圆石凳,整座院落简洁、干净、又十分精致,便是刘玉挑选数日,租下的一座僻静小院,就坐落在黄灵街街尾的一处角落里。

此时,院子正中摆出了一张四方红木长脚桌,桌上摆满了各式鲜果、月饼、糕点、果仁等吃食,刘玉邀请萧钧、叶云回“家”共度中秋,还特意去百香楼打了一壶二品灵酒。

“李伯,上菜吧”刘玉对一位正端上一盘“红杏”山果的七荀老汉,客气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