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 各行祖师(小修)

为什么要争众人惊疑时,就见天幕突然跳出两小人,一人头顶上海,一人顶海南;

上海她是我松江人;

海南她在我这过半生;

上海她在松江把棉纺技艺发扬光大;

海南黄道婆学我黎族技术,就是黎族人;

秦始皇望着说着说着就打起来的两地,非常不解后世地方为何要争

松江民众与崖州民众同样不解,但并不妨碍他们加入争夺战

松江上到县令下至孩提,都扯着嗓子朝神迹大喊“她是我们松江娃,是我们的”

“是松江娃”

而崖州民间亦是不服,松江人竟然想独占功劳

非常不服气的崖州人甩开膀子大声反驳“她是我的,没有我们哪有她技成”

连在京师的苏轼都大喝一声我大宋人

他身旁的苏辙

秦始皇a刘彻a李世民a朱元璋,望着弹幕瞪大了眼现在与天幕联系很容易

朱元璋不停地质问天幕朕标儿到底怎么没的朱棣那小崽子怎么当上皇帝的

半晌过去,他的心声并没有化到天幕上,上面仍是黄道婆是我松江人、明明是我崖州人等语言,密密麻麻叠成一片。

吴晓思看着弹幕瞪大了眼,怎么回事学校直播是捅了上海海南窝了吗

弹幕怎么全在争黄道婆属于哪

上海vs海南

两地政府争是为了文旅资源,他们争又有什么用

不都是中国人

她清了清嗓子,赶紧平息事态黄道婆是咱们华夏人,没什么好争的,要知道她在国际上的声誉,远超大部分帝王;

德国库恩博士撰写纺织技术时专门用一专章来论述她,此章被收入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

在80年时政府还

出过她的邮票,她的事迹为历史教科书上必考点,记住啊有考试的

天下人都见到天幕展出一幅图像,图像上是蓝带扎鬓的妇人,笔触简单却质朴素明亮,上面写着黄道婆公元十二世纪中叶十四世纪初元代纺织技术家;

中国人民邮政60分。

邮票是何物他们并不知晓,但教科书难道是他们想的那样顿时李世民眼眸微热,矜持地轻问群臣“教科书何解”

房玄龄等人眼神交错,强自按下心中激奋“后人有大学,又有历史教科书,也当有医学教科书、四经教科书才是。”

陛下为耀耀君王,想必教科书上定有陛下浓墨重彩。

李世民满足了,最满足的是后人要考,岂不说明他的功绩所有后世人都知

而刘彻则酸邮票,他也想上邮票,但后人讲麒龙凤时,都不曾提及邮票,可见上邮票之难。

他眉头微皱,撑起小腿思索半晌突然问丞相公孙弘“朕命人所作的天子龙图,可有做出”

神迹首次降世时,曾有金龙现身,他命人将龙护他时的情景画下,以作大汉圣画,彰显汉家得上帝授予天命,特令金龙游示未央宫。

而今看到天幕上的画像他决定待大汉会降低后,命人画下自己画像,以便后人制邮票使用。

嗯,自己一定要给后人留下威武英伟的帝王形象

神迹话说罢,天幕就突然转为黑色,接着消失不见,民众静等后发现天幕不再回归,于是兴致勃勃地聊起天幕事宜起来。

而历代君臣却发现,天幕又重返殿内,正散发着莹莹白光

棉花纺织在元朝时期得到大力发展,在黄道婆之前,元世祖忽必烈在浙江、江西、胡广等地设木棉提举司,要求几地每岁上供布匹十万匹棉布做税赋,结果想象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地的生产力根本织不起如此重赋,两年后木棉提举司撤职。

黄道婆技术推广普及后,仅松江府以纺织为生的纺织户就多达千家,棉布产量翻增。

为了保证棉花原料充足,元顺帝更是强制下达法令所有超过五亩地的农户,必须种植棉花。

后来又特设棉栽司专门负责棉花事项,推出棉技术书籍,引导民众种植棉花

朱元璋听着元顺帝的命令一愣,他立大明不久也下了相似命令,不分地域,让农家种植棉田数额凡家有五亩至十亩者,当栽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依次增额。

但经天幕讲解他拧眉问大好儿“标儿,按天幕讲法,棉花挑光照、土力,那岂不是说朕的劝农政策有误”

不行朱标回答,朱元璋就自顾道“不行,得改得改。”

朱标神情正经“棉花长在不宜地,会让农人毫无收成,无棉也要向朝廷纳棉布以充税赋,这就不是劝农善政了。”

而是失人心的恶政。

来来来,明成祖说说呗”朱樉抓住机会阴阳怪气,自打天幕讲朱棣为大明帝王后,他看他哪儿都不顺眼。

眼下见陛下太子商议国事,又开始借题发挥“说不明成祖能想出个好法子呢。”

“给朕滚蛋”朱元璋大怒,侧身一脚踢在他身上,指着他鼻子大骂“滚出去别给朕丢人现眼”

见皇帝a亲爹盛怒,朱樉耸眉拉眼地急行一礼,赶紧退了下去。

朱元璋瞥了眼墙角装鹌鹑的朱棣,冷哼一声拉着大儿商议劝农政策。

而朱标却开口让朱棣加入政务议事,朱元璋哼唧唧地没

有反对。

二人商议后的初步决定让民间在隙地种植桑枣及棉花,以种植数亩进行免税。

具体数额让朝臣商议后决定。

他不知道的是,此法在洪武二十七年提出,一直延续到清朝仍在执行此例。

棉花直接成了元廷的实物税赋,税赋从每岁10万匹到50万匹,甚至成为夏税元收布、绢、丝、棉等之首;

到明朝正德年间,松江府日产棉万匹,享有衣被天下的美称,是朝廷出口支柱;

到康熙时期,大清在上海采购的布匹每岁二十万匹。

棉花已经成为次农业的重要物种,但棉花的纺织技术却开始停滞不前。

准确讲应该是

织品样式技术扩张有增长;

各种图样,各类复杂纺法完全满足贵族及出口需求。

织品增加产量技术扩张四锭、五锭纺车出现。

但是从元至清几百年中,民间用的主要纺车主力还是一绽纺车10小时出四两纱;

松江府等纺织业发达区,黄道婆发明二绽纺车,到光绪年间时,有些地方倒退回去,以二绽纺车为主。

二绽纺车上等女工每日纺上等纱7两,中等纱8两;下等纱11两;

但是朝廷对棉布需求有多大呢

以明为例给臣子藩王的棉布赏赐每年约不下五十万匹;

边卫军士每人每岁棉布两至四匹,棉花一斤半;

还不包括朝廷自用、官商人员等需求布匹数,年用棉布高达一千五百万匹到一千八百万匹之间。

所以明清时期,上自总督巡抚,下至知州县令,都有一项本能任务劝督当地纺织。

不管无论当地合不合适纺织业,都要倡导,都要家家户户有纺织,田间土地隙隙棉花,要做到寸土有之,这叫政治正确

忽必烈很焦躁,他迫切想知道明是何人所建,可是他衷心祈求长生天赐予他答案,却无德。

唯一安慰的是,他大元有元顺宗。

只是忽必烈眉头一皱,温和恭顺像他孛儿只斤家族风格吗

难道被朝臣把持了

该死心情更烦躁了

他大元国祚到底几何

棉花的主力生产者,是

每户的妇女,到万历年间时,家家户户都有织机。

但是棉花机技术停滞加上人力有限还有织丝麻,造成棉花供过于求。

在明成化以后朝廷就让百姓把棉税折成白银,朝廷用钱去市场上按需购买。

仅万历年间在山东山西等省采购的棉布就达一百七余万匹,棉花十万余斤,与之前相比,用布数量已经大大减少

朱元璋眉毛倒竖,一脚踢翻椅子大怒“有人贪朝廷的钱”

该死,咱老朱竟然不能去扒那群贪官的皮

他瞅着天幕上的万历二字,横眉怒眼地质问朱棣“你说”

为什么万历不扒皮做灯笼

朱棣抱头眼泪都快飙了出来我能说什么

他自己为什么要做皇帝都不知,还能知道后世子孙想法

见他委屈难辨的样子,朱元璋怒气盈脸,但语气还是软了半分“缩成一团干什么把腰板给咱挺直了。”

见他老实应了,才重开话题怎么惩治那群两张嘴的官

望着咬牙切齿的亲爹,朱标与朱棣对视一眼,都看清了对方眼中的无奈爹,别说你刀子不够利的话了,你扒皮都没阻拦官员贪污,再加重罪也无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