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内容有修改)

贴身劬劳,这句话朕熟,刘彻一拍大腿,唐太宗你怎么想的

学高祖管教惠帝之制

为什么不学朕父皇

难道朕父皇的教学方案比不上高祖

即使不学父皇,学你偶像文帝也行啊

怎么要学高祖教出个惠帝

刘邦伸了个脑袋唐太宗居然学乃公哇

再怎么也不能把唐太子作当唐太宗劝谏啊

贞观十年之前,李承乾对于各师长尊重礼遇,与他们相处融洽。如少师李纲死后,唐太子还亲自为其立碑,以示师生情谊。

贞观七年,李承乾与太子右庶孔颖评论古事时,还让其撰孝经注疏,向天下宣扬孝道。

贞观十年后,各名臣对其谏言程度堪称恐怖

贞观十二,太子左庶于志宁见太子承乾数亏礼度,生活奢侈日甚,劝诫无果后,撰谏苑二十卷讽之。

结果唐太宗赐帛五百匹,一斤黄金。

贞观十四年孔颖达见唐太子不循法度,每每犯颜进谏,唐太子后期严恶学习儒家经义。

结果唐太宗赐帛五

百匹,一斤黄金。

李百药见唐太子嬉戏过度,特作赞道赋以讽谏之。

结果唐太宗赐李百药骏马一匹,彩帛二百段

名字出现在天幕上的李百药、孔颖达等人出列叩伏请罪,却被唐太宗止住“神

迹降唐,便是要朕与诸卿拨乱反正。”

说罢又亲自扶起众人“子不教父之过,太子蒙乱朕之责也,关诸卿何事”

见陛下如此,群臣皆是缄默,如今太子聪慧灵敏,怎么会变成后人口中的样子呢

他们抬起头难道是史料有误,以至后人弄错

天幕语气纠结这时的唐太宗有种大儿在前面闯祸,老父亲在后面追着给钱给礼物补偿的感觉。

期望能让师长把自己家儿子不端行为扶正,结果他越赐礼,唐太子与师长关系越糟糕,最后从师生转为生死仇敌

“唉”秦始皇轻叹,这那里是补偿师长礼物

分明是为唐太子挽回声誉,太子纵事传出,必然影响太子声誉甚至动摇太子之位。

他摇了摇头可怜唐太宗为父之心,太子竟感悟。

秦始皇扫过认真聆听的扶苏这儿子跟唐太子一样,长个脑袋不用心。

学术上讲什么李承乾学突厥是胡化现象,引发出各种政治、地缘上的深意。

我们小组在查找资料时,结合自身学习高压经历推看,李承乾后期的种种行为,是心理承受能力崩溃后的癫狂之举。

无论是学突厥人习俗,还是跟李元昌模拟战争闹出人命,都是在向世人,甚至唐太宗宣誓老子不干了

去t的太子,凭什么我要被死死拘束不得自由

平时自我压得越狠,叛逆起来就越堕落。

所以在他狂言他日我为天子,首斩进谏者。

结果还没等到他当天子,就开始对师长起了杀心。

贞观十四年,李承乾在宫中击鼓,鼓声传到宫外,少詹事张玄素进谏劝诫。

回答他的劝诫是李承乾的马撾,几乎将张玄素敲死

怎么会这样

李世民手止不住地颤抖,承乾是他与观音婢的嫡长子,是他毕生继承人,也是他殷殷相望得来的孩子。

承乾出生时他的激奋那怕他正率军与宋金刚大军相持,也忍不住暗想他的儿子长得何样

未来会不会上阵父子兵

承载着他期望的嫡子,在他心中何其重要

在他垂髻5岁时,用平定王世充的功绩,请陆德明与孔颖达两位儒学大师,教习承乾诗礼,承乾早慧令两位师长称赞不已,他亦是自豪嫡子睿哲无双。

那么好的承乾,怎么会不敬师长呢

“后人好大胆”李世民一举掀翻案桌,大怒“天幕敢污太子名声,朕的太子职明仁爱,岂是狂悖之人”

殿内如溺水压得群臣喘不过气来,天幕所说的太子种种,他们亦不愿相信天幕所说,可张玄素是谁

满朝公认的忠直之人

昔日窦建德许他御史之位,他以隋臣自居拒封不受,直到隋炀帝身亡才投窦建德。

德行如此高洁的人,都无法教

化太子,甚至想要杀师泄恨。

如此无度的太子真能延续大唐国祚

李承乾与明成祖朱棣的太子朱高炽很相似。

朱高炽肥胖且有足疾,后期严重到需侍从扶持才能行走。

但他是从藩王世子转为大明太子,其能力性情是由小变大,如为给明成祖争取时间,他用万人抵挡住50万大军,守住北平让朱棣成功取得天下。

所以他对困境承受能力高于李承乾,即位后与他儿子共成仁宣之治。

天幕话未落音,朱元璋就咔嚓咔嚓地扭过头,死死地盯着朱棣“老四,你给朕说说,你是怎么从藩王跃为明成祖的”

突然被点名的朱棣,愕然地抬起头,下意识地反问“爹,你问我问谁”

见他如此不走心,朱元璋大怒,阔步并到他跟前,抬脚就踹“崽子,朕问你话你他娘的怎么夺了你哥的皇位”

被踹趴的朱棣忍着痛爬起来,砰地双膝一折,跪在地上不敢出声有他大哥在,他哪敢奢望至尊

就算大哥不在,还有二哥二哥,那轮得上他

天幕讲的未来他又怎么知晓

他心中苦得厉害,真是无辜被唐太子牵连

他余光投向大哥哥,哥救救,求救啊弟弟发誓真不知道天幕所说之事

他的救世主朱标,并没接受到他求救信号,而是皱眉望向荧光之处,先前天幕曾言爹杀功臣,那接任皇位的当是幼帝,而四弟他目光落到明成祖中的祖上,只有开国皇帝才会用祖。

老四你竟然敢造反

“朕没造反”已是帝王的朱棣手一拳砸在桌上“朕不是明成祖,朕是明太宗”

朕的皇位接任我爹太祖皇帝朱元璋

,朕是以子继父,不是自己取天下他越想越委屈,明明朱允文的错,按理朕就是大明太宗皇帝。

明成祖,谁稀罕

不认,反正朕不认这个谥号,他为国征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凭什么要被这么对待

朱棣甩着手越想越气,转过身指着太子张嘴就骂“你后人怎么回事”

朕披肝沥血从小宗变大宗,你后人倒好脱掉手中皇位,让其他宗族占了大宗,还给老子擅改成史无前例的明成祖

历数各代,哪个皇帝用成作谥号

再不济也当如曹叡、拓跋珪那般,用烈才是。

用明成祖追谥朕,是在打朕脸,指着鼻子骂朕篡位,明摆着告诉世人,我这个大明皇帝,从侄子手里抢过来的江山

被骂的朱高炽低头默然无语,后世子孙无能以续,他又能如何

他抬眼扫过仁宣之治,看来瞻其那小子干不得错,没给他丢人只是他们一脉大宗丢位朱高炽垂下眼睑今晚就回去骂他一顿,生的什么儿子

把家里皇位都

弄丢了

不知太子相法的朱棣,看在仁宣之治上,勉强平复了暴怒的心绪,振声道“给朕记下后世子孙,皇后须生两子以上,若无子当纳妃生子。

择皇后人选,首选身体健康善生育者

多子多孙下,朕不信还能断了续承

知晓自己无缘大位的朱高熙突然插话“女子未嫁前,怎知生育能力”

“滚蛋”朱棣暴跳如雷地拿起镇纸砸过去“改风俗,给朕改俗”

汉武帝生母都能作妇人入宫,他大明也可娶寡妇入宫作嫔妃

被刺激到的朱棣发誓,他一定要得到明太宗称号,与汉太宗、唐太宗并肩

李承乾的承受能力全然相反,他即嫡长子也是太子,其地位天然稳固,又因体弱多病,唐太宗准许他少读书,与师长多谈古事。

所以李承乾的优秀,犹如温室里的花朵,虽美却少经诸事磨炼。

如果说贞观十年前,李泰的受宠并不影响他的太子之位。

那么天降足疾又遇上母亲去逝,加上自己身承重担、名臣谏言,几招baff叠加下,几乎直接把他血条清空。

身体残缺怎么当天下之主

赵光义抱臂不屑“说到底是唐太子不经事,梁元帝独眼一样能扫灭平靖祸乱,洗刷家仇国耻。”

听到他的评价,赵匡胤并不认同“世人敬衣罗亦敬相貌,魏晋时朝堂甚至拒丑相入朝,何况唐太子有足疾”

梁元帝因缺眼被他人嘲笑,甚至连其妻徐昭佩都画面半妆讽刺,更与他人私通侮辱他。

为报受辱之仇,登基后直接将妻子尸首送回娘家,不许入葬皇陵。

他的话赵光义表示不认同“梁元帝是眼疾,无法让人忽视,足迹却可以遮掩不被人知。

既然明太子同患足疾仍能即位,那李承乾为何不能”

说到底,实力不允许罢了

事实上李承乾在贞观十四年时,他的种种狂悖怪诞行为,已足以表明他不适合当这个太子,但唐太宗不愿意放弃他,或者说唐太宗不愿放弃嫡长子继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