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佛·道的第一次亲密接触(1/2)

我在幕后调教大佬 阎ZK 2700 字 3个月前

彼此的理念和想法,所见所闻所知,刺激对方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和程度,换一个时间,换一个地方,未必还能够有这样的局面出生,这是天时地利人和难得的巧合。

若木呢喃佛门,道法。

背后南明离火剑铮铮然出窍,灿灿流光不熄。

而神魔焱天华几乎看地呆住,他第一此发现,在力量和享受之外,竟还有如此广阔的天空,他感觉自己原来竟像是个捧着石头当做是宝贝的孩童一般,一直洋洋得意,而今抬起头来,方才见到了灿灿星辰无数,一时痴住。

而那初生的山神则是记录了密密麻麻一整片石板,剑僧心中出现的疑惑,在这交谈当中得到了些许解答,也出现了更多疑惑,讲法结束的时候,群兽三拜之后散去,剑僧起身,朝着老者行礼,土地则双手合十还礼,都有所悟。

“大师欲要前往何处?”

剑僧平静回答道:“贫僧欲要以双脚丈量九洲,听闻天风国道统传承自风神,是为天风,又有一说是传承自九天玄女,故而想要一探究竟,前往彼处,老者要去何处?”

土地抚须笑叹道:“也算是,丈量九洲吧。”

“那便就此别过。”

“别过。”

十日讲法,一僧一道轻描淡写道别之后,洒然离去,甚至于不曾问过姓名,这样的潇洒从容,即便是若木也为之失神,竟是往日从未见过的气度,而焱天华追着那僧人,回头看着那离去的四人,张了张嘴,道:

“不问一下姓名么?”

剑僧嗓音平静,道:“佛门所追,道门所求,殊途同归,都是大道之上并行的人罢了,问了姓名如何?今日得见讲法,已无所憾,他日再见,也不过是一盏茶便是。”

求道……

焱天华呆了呆,想到了这佛门道法随意交谈的一幕,也忍不住失神,想了想,又忍不住道:

“真的要去看那天风国传说的地方么……”

剑僧颔首,焱天华也没有了什么好说的,反正无论是真是假都无所谓,假的自然无妨,如果是真的话,那么那边很有可能是有尊神的线索,当即也就老老实实跟着,想着如果真的见到风神,正好脱身!

僧人下山时候,在河边鞠水洗脸,看到河流旁边一株碧草。

想到土地所说,山川土石可以点化,那么竹林草木并非有情众生,是否也能够点化,看那碧草生的好,伸出手将其叶上一只虫子带走,又因为兴之所至,对那碧草说法一刻,方才离去,讲法之时,喝水濯面,有水落在那叶上。

僧人和沙弥远远地去了。

天风国传说中得到风神传承的地方,还有很远距离。

山川又一次回复了平日里的安静。

而第二日时,有诸多的小兽来这里饮食,见到那一朵碧草吐出花枝,是一白色牡丹,随风而摇,仿佛少女迎风而舞,居然让它们不忍心去伤害。

此次佛道初相逢,山中群兽都得了裨益,那山神虽然初生,但是却有天然的勤勉和聪明,知道讲法深奥,自己思考的话肯定会误过太多,就没有认真思考细想,而是将文字记录下来,要在之后去看全篇。

看着这石刻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欣喜不尽,想了想,又取出石刀,要在石刻前面写下名字,是为论法篇,但是下刀得时候,莫名其妙,手掌用力过头,石板咔嚓咔嚓,中间居然有一小块崩溃,直接化作石粉消散。

若是以此为五十分,那么至少已去其一。

仿佛冥冥中不许这一物圆满。

山神怔怔看着散失的部分,跌坐在地,懊恼不已,连连捶地,却也无可挽回。

后此山方圆一千里,灵气渐有充沛,修士常来。

又三十余年后,有了修儒门的书生追债不成,又无银两住宿客栈,只得入山中夜宿,黑夜当中常常听到了声音细碎交谈,书生好奇,举烛出而视,见到河流之畔,有白狐如人打坐,谈论佛门禅宗之理,旁边则是黑狐如道人,字字珠玑。

是为此地所谓野狐禅也。

书生大喜,上前相识,遭引而入山神庙会,见诸奇异之变,山川精怪,又见貌美清冷白衣少女。

一见倾心,后才知乃是牡丹所化,求而不得,狼狈离去。

次年再来,已不见牡丹,据说已然消去,是为牡丹仙子,欲要以双足丈量九洲,追一人,而书生失神落魄,亦行遍天下,嗜酒如命,专看诸神妙故事,记录成册以留后世,书中多谈论所谓狐仙,女鬼,山神志怪,牡丹仙子之流,是以为常人所喜,而为大儒所鄙,称当敬鬼神而远之。

却是后话。

s:今日第一更………四千八百字~最后那部分,想了想,还是写上了,后事嘛,虽然和主角团没有直接关系,但也算是对于世界的影响,聊斋志异……

南明离火剑原本是蜀山里佛门的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