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佛·道的第一次亲密接触(1/2)

我在幕后调教大佬 阎ZK 2700 字 3个月前

就只是那孩子有吃的就忘了害怕,擦了擦就往嘴里面放,还带着泪,就咬地脆响。

一路前行,奔走三千里。

从天色初开晴朗,路上有一处反倒是下了小雨,淅淅沥沥,焱天华奔入前面,改变天地气象的修为不在,僧袍沾湿,剑僧速度也慢了下来,步步往前,焱天华只能跟在后面,走到此处的时候,天上云雾终于还是散去了。

前面有瀑布流淌而下,化作溪流,溪旁有花草石台,上面一白发老者讲法。

周围有群兽飞鸟,安静聆听,有一小童,怀抱泥塑捏出来的人。

还有一名抱剑青年,一高大男子在旁,上面乌云散去,阳光洒落,有仙鹤盘旋,下面则是麋鹿猛虎在旁,一切自然,让焱天华都有些吃惊,而在这个时候,那身材低矮的老人停止了讲道,转过头来,看向山路。

抱剑的青年诧异转头,看到了僧人装束,若有所思,那剑并未出鞘。

背负佛剑,身穿灰袍的剑僧踏步上前,双手合十,嗓音宽厚沉静:

“老者在此讲法说道否?”

土地颔首。

剑僧又道:“贫僧可否旁听?”

老者诧异,然后含笑道:“大师且坐。”

“多谢。”

剑僧只如同寻常走兽那样,掀起僧袍,席地而坐,后边神魔焱天华也赶上来,僧袍下摆湿了,只得先蹲下来,拧干,然后才坐下,他怀里还兜着好多果子舍不得扔,一时有诸多小兽飞鸟落在他身上,赶也不是,不赶也不是,颇为狼狈。

剑僧嗓音平静,道:“贫僧的弟子,名唤了尘。”

“了却前尘,原来如此。”

土地恍然,然后回忆了下自己讲述的地方,想了想,索性重新从开头讲述。

他虽然没有真正地修行过,但是一路走来,早已经将万水千山纳入了心胸当中,身上有大功德随行,又曾经见到若木的道法,见到裘霖的修行法门,触类旁通。此刻讲述的只是最基础的修行之道,但是却韵味绵长,仿佛直指大道方向。

毫无保留,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悟都一一讲述出来。

直讲七日光景。

周围诸多野兽飞鸟,时来时去,渴饮山泉,饿了便以果实充饥,剑僧本是外魔当中一脉的首领,被得了十二品莲台的僧人降服,领悟佛法,此刻又听老土地讲述山川河流的法门,若有所悟,若无所悟。

只觉得心中尘埃再度被拂去,又出现了更多的疑惑。

佛门点化一切有情众生,而山川土石是否也可点化通灵?

山川土石若是不可,那竹林草木如何?

道是何物,佛法是何物?

他时而沉思,时而若有所悟,一身气息居然有变得更为深厚的趋势,又和原本僧人那种浩大磅礴不同,更多温和反思,本是魔首,后入禅门佛林广大,而今又见道门地祇,再开眼界,根基雄浑,不可限量。

七日之后,土地讲法结束,那泥塑已经化作了此山山神,老者抚了抚须,看着周围的众生灵,心中有怜慈之意,看着若有所思的剑僧,笑道:“大师来此也是缘法,为何不也传法一脉?证佛门广大,有教无类。”

剑僧睁开双眼,沉吟了下,起身道:“那么,献丑。”

土地微笑颔首。

僧人迈步上前,前面的诸多通灵野兽都一一地散开,让出一条道路,最后剑僧和土地对着石台而坐,僧人想了想,先是重复金刚经和心经两门唯一知道的经文,然后开始讲述自身对于佛法领悟,所谓诸相无常,诸事无常,讲述佛门修行,禅宗修心。

而土地则是自然发问,以大地山川的视角,广博而大。

僧人则是以自身视角回答,继而讲述,时而发问反驳。

佛道两路在此产生碰撞,摩擦,他们两个都没有去争辩争论那一条道路才是对的,也没有去说谁是错的,只是坦然且堂堂正正地尽抒所知所见所学,然后把这些都展露在了那些山林野兽和初生的山神面前,任由选择判断。

一讲就是数日。

若木听得入神,佛道两路初现,只觉得剑法再开生机。

而那山神则机敏,变化出了山石作为刻板,在旁边,土行孙转述整理,而山神则迅速地将剑僧和土地所说的记录下来,以师来称呼老土地,而僧人则是先以客,后以僧代替。

所谓师言,僧问,师答,僧复言。

这一次讲述又是三日,剑僧和土地的谈论方才意犹未尽地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