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chapter 25

而鲍德温的情报信息涉及到爱尔兰共和军——这个常年在英国制造恐怖袭击,堪称是英国城府心腹大患的恐怖组织。

麦考夫继续说道,“由于美国国内的爱尔兰势力影响不俗,尤其是在政坛与执法机构。”

爱尔兰人移民美国后,从底层黑i帮势力,到逐步追求政治力量。美国历史上,三分之一总统拥有爱尔兰血统。而在执法机构中,大量爱尔兰裔成为执法人员,以至于fbi曾一度几乎被爱尔兰裔占据。

因此,麦考夫表示,“出于这些考虑,鲁迪叔叔当然不会将涉及爱尔兰共和军的情报与美国共享。”

再说,一个美国黑i帮人士,参与暗杀了英国海军司令。说出去难道英国情报部门很有脸面吗?

至于鲍德温本人,当然也没狂妄不理智到,在1982年因冬山帮被扫除覆灭而被捕后,主动向美国警方泄露——

自己除了在美国犯下二级谋杀之外,还在英国与爱尔兰,犯下过暗杀英国将军与宗教屠杀的恐怖主义重罪。

那他恐怕就不会是获罪监.禁25年了,而是会被直接送上电椅执行死刑。

至于等到麦考夫近些年来掌管英国情报系统,自然也没必要将这些情报信息与美国共享。

他信不过美国人。

而且英美的同盟关系,也没那么牢靠。其中龃龉,大多不足为外人道而已。

随着麦考夫的几句话,再次令anne的目光投在他身上。

夏洛克脸色变得更差,手中已经拿起小提琴,十分暴躁的拉扯,声音可怕到简直让人要心脏突发恶疾。

时常与一切格格不入,与人势同水火的咨询侦探,此时那种极难相处的脾气又开始冒出头来。

而anne耳边被他制造的那些反人类的可怕噪音塞满,无疑让她的火气也再次冒了上来。彻底没有了好脸色。

她目光冷淡的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他。而是看向另一边的麦考夫·福尔摩斯。

而大福尔摩斯先生此刻表现的十足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和咨询侦探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优雅而温善的说道,“关于鲍德温与莫兰的关联,我已经派人在调查。等有结果出来,我会转告您,anne小姐。”

他言语沉稳,气度雍容,看起来简直可以说是赏心悦目。

麦考夫又接着体贴的谈起更多,“关于爱德华这位博林家的后裔,他和夫人有意移居南非洲。但出于对安全的考量,我建议他们暂时接受mi6的严密保护。”

“像莫里亚蒂这样的人,不会甘心失败。他所作的一切一定都要达成目的。”

“因此,即便爱德华的生死对他来说也许并不重要,但他不会允许他的犯罪组织有所失败。他想必还会对爱德华下毒手。而且会比鲍德温之前简陋的谋杀手段,要狠毒的多。”

anne显然非常认同他的看法,她面露一个不真不假的礼节式笑容,“您考虑的非常周全。”

听麦考夫提起爱德华,anne不免回想起在赫弗城堡时,夏洛克推理案件的整个过程。以及其中,夏洛克在查证爱德华的信息后,说起的那些关于肯尼迪遇刺案的阴谋论。

波尔蒂·爱德华【道格拉斯】的人生,似乎正是以此事为开端,发生重大转变。

父亲与母亲哥哥相继去世,此后他成为卧底,九死一生,从此不得不隐姓埋名生活。

于是她对麦考夫问道,“爱德华父母和哥哥的死,幕后黑手是谁?”

anne觉得这些背后隐藏的事,她身边的咨询侦探一定也想知道。比起他们之后费心调查。现在利用麦考夫,轻松得知真相,不是很好吗?

她似乎没有注意到,随着她和麦考夫的交谈,她身边的夏洛克,眼中的怒火已经快化为实质了。

而大英帝国特务首脑,没有给她注意咨询侦探的时间与机会。他开口说道,“爱德华的父亲,康纳·爱德华乘坐的航班失踪丧生,与fbi与胡佛有关。”

这显然是由于与康纳·爱德华同乘一架飞机、并且政见相同的美国众议院多数党领袖黑尔·博格斯,两人对肯尼迪遇刺案的重开呼吁,以及对fbi和胡佛的数次公开指责。

“至于他母亲和哥哥的遇难,倒与肯尼迪遇刺案不算相关,”麦考夫说明,“反而和冬山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