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添丁即事 沂浦小渔翁 1230 字 3个月前

回到大湾站的第一个工作日。

骑着电动车,磨磨蹭蹭的来到站区,刷了考勤,填了交接班记录表。

去生活区换了防静电工作服,穿上防静电鞋,戴上白线手套。

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首先是日检,刘明像当时的自己一样,拿着工具帮忙,还是跟在自己身后,只不过现在他是站长,而左小磊是班组长。

有时候,刘明也会打个招呼:“左哥,我有点事,出去下。”

左小磊点点头,心想,你爱去哪里去哪里,不在站上我还能舒坦些。

有时,左小磊也会想:这丫的说不定出去打台球了。

大湾站是最大的站,员工配备的最齐整。

既然当了班组长,随时要身在一线,不能缩在值班室和站长室了。

可以去生活区抽根烟,但屋子里的监控中,最好不要把自己的身影出现的太久,因为这违反岗位规定。

加气工都是些老大姐,最年轻的39岁。

左小磊也不年轻了,但置身其中,竟然觉得自己正是个青春少年。

她们除了加气,就是聊些孩子考试成绩、张家长李家短。

要么三两个凑一块儿,说下站上的掌故,或者抱团说几句别人的坏话,搞个孤立。

加气工流动性也很大,除了辞职、招聘,还有轮岗。

左小磊搞明白了,这些加气工,只有一个半自我要求极高的人。

一个是大老胡,只管干活,逢人便笑,从不多说话。

一个是辛姐,此人不坏,但脑回路简单,容易被人当枪使。

以兵杀人,人之过耶?兵之过耶?

反正只要上了点儿年纪爱凑堆儿的村头妇女,拥有的那些特点,这个加气站总能找到类似的场景。

左小磊融不进去,也不想融进去。

不是不懂得和光同尘,而是感到有代沟。

倒是开拖挂车的司机和押运员,经常在加气区等待换拖车,能多聊几句。

男人的语言和思维,有时候跟女人不在一个频道,上了岁数之后,这种差异化会更明显。

无关对错,更多的是天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