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和眼里,荣礼桓是一朵比他还娇的娇花。

虽然在这段时日的相处中在一定程度里有所改观,但荣礼桓没给他看过自己的全部,所以在他心里,荣小礼甚至还需要保护。

或是他父亲爹爹,或者是荣七叔。

故而,即使周和很是想念荣礼桓,他也没想过跟荣礼桓求助。

他那么好看,若是千山万水赶来带自己回家,那么一路上他肯定会被人欺负,说不定会被人抢了去。

周和怎么能允许。

于是,周和想都没想,选择给自己的父亲写信。

他不是读书的料,字也写的不好看,所以他写的东西不多。

只说了自己所在之地,还让父亲不要担心,这里最近不太平,他寻了个安全的地方待着,暂时回不去。

等这里太平了就回去。

信里,他没敢说是刘氏害得自己,他害怕父亲冲动之下会找他们报仇,可那两人身强力壮,父亲哪斗得过他们?

他也不敢跟父亲说自己有了宝宝,他怕他爹嫌弃他,不要他了怎么办?

“快写快写。”一个衣着潦倒的穷秀才还在催他,“如今笔墨金贵,你可要省点笔和墨。”

周和在他催促下写下了寥寥几句,但总算把重要信息的写下了。

秀才好心借他笔墨,但他自己穷困,得省着些笔墨纸砚,他还要参加今年的大考。

他又想起荣小礼了。

“我相公今年也去参加科考了?”

“是吗?”秀才对他的态度好了很多,也没那么嫌弃他浪费自己的纸笔了。

“不过我相公他不如你厉害,他还没考上秀才。”

秀才闻言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没什么厉害的。”

周和好奇,“那秀才好考吗?”

说起自己几乎投入全部精力的科考,秀才难得愿意花时间同他说了,“我们县里五百人里也就出十五个吧。”

“这么少吗?”周和有些替荣礼桓发愁,“我相公也不知考不考得上。”

秀才问他道:“你相公学问如何?”

“我相公在村里读了一年私塾,后来自己看了两年书,今年是第一年去考试。”

秀才闻言,有些同情的看着他,于是委婉道:“这科举可不好考啊,大多数人苦读多年都考一定能得上秀才。”

周和朝他道了句谢,“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写好了信,寄信也是要花钱的,花的钱甚至更多。

周和是找了好几日才找到了寄信的人。

是走商的商人。

他们县有名气,商人刚好要去他们县里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