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他是死在南衙门里。

何长安放下碗,擦擦嘴,他其实并不是这个身体里的人。

他叫何长安,是三年前树倒猢狲散的何家国公府的嫡子何长安。

何家祖先早年也是跟随先皇一起打天下的人,太平后自觉交出兵权换富贵。

例数三代,何家子弟不仅资质平平还苗苗稀得很,从何家第一代算起,到何长安这一辈,都是只有一根独苗。

何长安的父亲是朝中有名的闲人何国公,到了何长安这一代就会降爵,结果他压对大宝,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如今成了皇上。

没人知道,何长安对六皇子动的歪心思,他只是想离那人近一点,谁知道对方争气,直接成最后赢家,登上那万人之上的位置。

犹豫来犹豫去,不等他埋下不该有的心思,何家就被人告了。

告的是何家族人在外顶着何家名号,昧下孤儿寡母用来救命的人参,对方走投无路撞死在南衙门外面墙上。

何家族亲店铺米面店缺斤少两,管事供认不讳受族老指使,擅自提高物价坑害人被告,一件件,一桩桩,造成的轩然大波直接让南衙门出动。

父亲年迈,何长安自己跟着官兵前往衙门对证。

这边还没弄清,那边他母亲嘴里提了好几次的姑娘,何长安因着不能说的心思都没答应去相看,对方被推下冷水湖,三九寒天生死不知,姑娘的丫鬟说是应邀来见何长安,何家又被告了。

事情接踵而来,何长安被这一连串的变故打的措手不及,他再经历朝堂之事,也没被人用上过这阵仗,被关进牢里,他才静下心:有人对何家下手!

他怎么都想不出来何家招了谁,挡了谁的路,但这事出来,没有直接关押那些管事族亲,反而来请他年迈的父亲,处处施压已经能证明一切。

他虽通武艺,但走的举人路,而朝中儒生数百,满朝状元数下来就有数十位,状元并不能和平步青云挂上钩,他的朝堂之路只是开端。

等当朝户部尚书周一通来到牢中,这个新皇的心腹,端着一杯毒酒来见他,完完整整把所有陷害说出来,猛然点破何长安对皇上不该有的心思。

何长安懂了,为什么北衙门半点动静也没有,为什么口信传出去他被关在牢里,那人也没有把他放出去,任由他家被这些污名所累。

那人怕是知道这些事,知道他的心思,不想再看到他。

也是,谁会想到十几年一起长大的玩伴,日日相伴的人,居然怀着这种心思。

周一通掀开斗篷,削瘦苍老的面孔上闪过快意,嘴上很是痛惜:“长安候,今上仁慈,念在过往十几年你伺候的份上,你早日上路,何家就早日被皇上洗清,你父母年迈,怕是经不起折腾,自己选吧。”

牢房并不阴暗,外面阳光射进来照在墙角干净的被褥上。

一杯酒断肠,他只是恍惚想着,是他的错。

何家能脱身就罢了。

不知道那人知道他答应死的干净利落,会不会对何家网开一面。

他死在那冰冷的南衙门牢房里,鲜衣怒马的小侯爷,死去后也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冷到骨子里。

不知道为什么半个月前他忽然醒过来,还变成了举人壳子里的何长安,同样名字同样生活在京城,却是不同的人,这个头被同窗小厮砸破的何长安,而这时离他的死去,已经过去三年之久。

自从他醒来出现在这个陌生的身体上,发现这个身体跑两步就会气喘吁吁,与他原本能骑马射箭的身体完全不同,甚至这个身体手掌没有握剑的薄茧,只有握笔的薄茧。

大半个月来他一直大病卧床,近日好些,才得了机会说服这个身体的母亲出来转转,吃完馄饨他绕过小半个京城,来到北城区,远远看着何家大宅。

注意到国公府四周有人监视,何长安心中生出疑惑。

三年过去,他家的消息路人皆知,何长安自然也就能轻易打听到:他死后没多久,何家很快被洗清,该下狱的下狱,何父悲痛之下带着一家人告老还乡。

这时候竟然还有人在监视何家,难道何家还有什么牵扯?

接着他摇摇头否定,三年过去一切烟消云散,应该是例行的监管吧,他记得三年前附近就有官府的暗哨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