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经济支柱

而葡萄园也适合希腊这样的小块土地种植。

1860年希腊的葡萄干产量是4万吨左右。

到了1880年代,在外部市场的引导下,这个产量达到了12万吨。

本来农民赚钱,希腊出口葡萄干赚取外汇,这是一件好事情,

但万事过犹不及。

无论根瘤蚜虫有多么厉害,对于西欧的葡萄种植造成了多么严重的打击,他不可能一只持续下去。

一旦他们找到对付根瘤蚜虫的办法,马上就会对来自外国的葡萄干收取高额关税,以保护本国的葡萄市场平稳恢复。

而希腊本来就土地贫瘠,种植小麦产粮极低,大量的小麦都需要进口。

葡萄树这种东西,和麦子不一样,不是一年生的植物,是需要一定的年头才能生长葡萄的。

农民花费数年精心打理,种植的葡萄树才能正常产出葡萄。

而一旦葡萄干市场出现差池,就意味着葡萄种植者几年的心血白费了。

面对这种情况,毫无疑问,等待他们的将是破产的悲惨命运。

一旦种植葡萄的农民大面积破产,希腊的经济支柱也会倒塌,希腊国家的经济也会出现波折。

在经济上找不到出路的希腊,无论他的政治家多么高明的手段,都无可奈何。

思考着希腊让人头疼的经济问题,马车渐渐来到雅典的市区街道。

在一家咖啡馆门前,马车停下,四名全副武装的骑士守护在马车的四角。

君士坦丁与自己的侍从官施密特一起走进大门,迎面而来的侍者,恭敬地指引道;“公爵阁下,首相以及其他贵客,已经在包厢等待了”。

点头并示意其在前带路,三人穿过后面的花园,来到一栋小楼门前。

进入后,只见到一群盛装打扮的男男女女,正在谈笑。

看到君士坦丁进来,众人收敛形容,慌张肃穆地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