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经济支柱

原因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世界葡萄酒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根瘤蚜虫病。

这场影响了世界葡萄酒格局的大事件,几乎彻底改变了以后的葡萄酒种植,其影响之深甚至到现在都还未摆脱。

根瘤蚜虫病起源于北美洲东部,在十九世纪末摧毁了大部分的欧洲葡萄园,其中法国的损失最为惨重。

法国葡萄酒更因为这种病分成了“根瘤蚜虫病之前”和“根瘤蚜虫病之后”的时代。

据说是因为英国的一位植物学家,在1858年从美国带回一束感染了根瘤蚜虫的葡萄藤。

欧洲的葡萄,由于在长久的人类种植活动中,基因多样化被严重破坏,在这些外来的害虫面前,毫无抵抗之力。

而且根瘤蚜虫传染性非常强,甚至能够通过种植者的鞋底传染给别的葡萄园。

这场葡萄灾难在欧洲肆虐了数十年之久。

首先在英国传播,然后登陆法国,传遍整个欧洲大陆。

根瘤蚜虫通过自身强大的破坏力,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检疫性有害生物。

由于它的传播和为害,导致了1881年世界上出现第一个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国际条约《葡萄根瘤蚜公约》。

不过虽然葡萄灾难波及整个欧洲大陆,但是也有一些葡萄园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得以躲过这场灾难。

而希腊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一时间,希腊的葡萄干出口蔚然成风,种植葡萄成了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

不过这样的葡萄并非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葡萄,而是指经过风干的酿酒葡萄。

风干后的酿酒葡萄,风味物质浓郁,非常适合酿制一些独特的葡萄酒。

比如稻草酒(vdepaille),是风干葡萄酒在法国的叫法。

之所以用稻草二字,是因为这类酒的酿酒葡萄在采摘完毕后通常会放置于室内的稻草席上风干。

而葡萄酒在欧洲,尤其是富裕的西欧,消费量极大,是餐桌上常见的饮品。

在基督教传统中,葡萄酒与面包,被看做基督的血和肉,是欧洲人离不开的东西。

葡萄灾难造成欧洲的葡萄短缺,葡萄干价格水涨船高,希腊的民众涌入葡萄种植兴业。

希腊的土地贫瘠,本来就适合种植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