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排工排字要不少钱,倒是印刷其实花的不多,均摊下来,报纸印的数量越多,每份报纸的成本就越低,而这也是报纸明明卖不出去,但盛朝辉还是印一千份的原因。
穆琼想了想,道:“我觉得这个教育报还是可以办的,不过确实要改一改。比如客户群改成儿童。此外,上面如果真的要刊登我们写的故事,那么最好也不要办报纸,不如改成杂志,每月一期,也好收藏。”
现在的上海,有申报新闻报这样的大报纸,也有其他的一些文学刊物,但几乎没有面向儿童的刊物。
而国人,其实对孩子的教育一直都很重视。就像租住在姚家的赵婶一家,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也会想办法送孩子去读个初小。
真要办了这么一个杂志,看的人应该很多,还能让孩子们多点读物。
穆琼将自己的想法说了说,盛朝辉和魏亭都觉得没问题,就是这个钱……
盛朝辉道:“我手松,没什么积蓄……”
“我手里倒是有些钱。”穆琼道,《留学》在大众报连载拿的稿费,他已经花了不少,但《留学》出版的那五百元稿费,他还没动过。
他现在在平安中学教书,每月都有工资,又有《求医》的稿费,并不缺钱,拿钱出来办个报纸也无妨。
他并不是那种大公无私的人,但来到了这个时代,想想这个国家今后会遭遇的风雨,他总觉得自己该做点什么。
说起来,很多在后世赫赫有名的人现在还是孩子,他办的这个教育月刊,兴许能成为他们的心头好。
“那我们两个就合办这个教育……教育月刊吧!出资一人一半。”盛朝辉道,魏亭的情况他也是知道的,也就没有喊上魏亭。
“可以,但魏先生也一起吧,还想请齐老先生为我们的月刊题字。”穆琼道。齐老先生的字,在后世可是拍出了高价的!
“也可!”魏亭答应下来:“我再请老师写篇文章放进去。”
这么一商量,很多事情也就定下来了。
不过,月刊并不是那么快就能办出来的,筹备工作怎么着也要两三个月,这段时间里,他们还要多准备一些文章,至少将头两期的准备好。
“你们今日就去我家吃饭吧!”魏亭又一次提出邀请:“等吃过饭,我让司机送你们回家。”
三人这么一聊,平安中学早就已经放学了,天也暗了下来。
盛朝辉立刻答应下来,穆琼也没有拒绝。
依然有汽车来接囊中羞涩的魏亭回家。
大街上行人很多,司机不停地按动车上的喇叭,慢慢往前开去……路上,十里洋场的繁华尽收眼底。
车子停在了魏家的洋楼前,穆琼跟着魏亭进去,就看到齐老先生正在看大众报。
看到穆琼,齐老先生就道:“你这篇《求医》,写得跟刀子似的,直戳人心。”
“我之前跟着传教士去农村义诊,见到了各色景象。”穆琼道。
齐老先生对农村的种种情况也是清楚的,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魏家的饭菜依旧精致美味,而魏亭,他连吃饭的动作都透着股优雅。
吃过饭,又聊了一会儿,魏亭就让司机送穆琼和盛朝辉回家。
穆琼回家的时候,穆昌玉和朱婉婉正在念课本:“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有钱之后,穆琼就将小学的课本全都买回家了,按着课本教她们认字,现在,一年级的字她们都已经学会了,已经开始看二三年级的书。
“琼儿,今天回来的怎么这么晚?”朱婉婉问:“吃过了吗?”
“娘,我已经吃过了。”穆琼道。
“那我去将东西收好。”朱婉婉道,担心穆琼还没吃过,她一直将饭菜放在灶上温着。
“好。”穆琼应了,在书桌前坐下来,检查朱婉婉和穆昌玉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