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斩神圣 (完)

革秦 守玄 2609 字 3个月前

年迈的老头儿笑出声来。

之后去的是巴蜀。

这是秦国境内最后一次农民起义造反,对抗朝廷的地方。

秦王政在官学门口,找了几个放课之后说要回去做活的年轻人。

问了问以后工作打算做什么之类的事情。

两边的交流还没有完成,这边眼睛已经闭上。

五十二年秋九月,秦王政坠。

天下大恸。

在一片惊惶和迷茫当中,有人选择自杀。

有人不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

那毕竟是笼罩在这片大地之上五十多年之久的人。

人们早已经习惯了他的存在。

对于受苦难的人而言,他的存在是定心丸。

对于欺负人的人而言,他的存在是头顶剑。

他在这世上存在了那么久,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在他的看顾之下生存。

虽然大家都知道人总会有一死。

可没有谁预想过他死了之后世界将会是怎样。

或许天塌地陷,或许太阳一落不升。

那是大多数人所不会、更不愿主动去想象的。

因此,这个消息传出来时候,没有人相信。

这不过是个风平浪静阳光还好的下午。

然而人们听闻消息之后,片刻的反应之后,心理防线便被击穿。

尽管打心底里并不相信,可理智还是会崩盘,身体总归会颤抖。

有人嚎啕大哭、有人默默落泪。

没有人知道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但事情已经发生。

咸阳方面第一时间的反应是留存秦王政遗体。

以公子扶苏为首,农会出兵六千,迅速稳定了咸阳的局面。

争流被幽囚。

新任的秦王要求先王政遗体以冰镇之,赶送咸阳。

然而接到第一条秦王政逝世的通知之后,三日之中,第二条消息便传来。

车夫赵高擅焚秦王政遗体。

整个卫队三百余人,全数不知所踪。

秦王扶苏于是以“指使贼人,擅自毁损先王遗体”的名义,将争流诛杀。

并且追缉赵高。

新年十月,秦王政骨殖葬入大陵。

贼子赵高伏诛,塑像跪于大陵前。

新王元年,扶苏允诺众儒生分封建制之请。

约为盟誓。

三年,加农税一成,削减医官制度,集中力量,克定魏、齐。

七年,废举报制度,以官学取官。

八年,允天下人分土自耕。

九年,统一天下,自封为宗皇帝。

尊先王政为始皇帝。

封天下之土于五王。

建诸国。

十一年,秦皇帝扶苏驾崩。

新皇帝秦辰即位。

五国之中频频有农民起义造反。

秦皇帝辰改制,出兵助诸王平叛。

三国灭。

两国反秦。

秦皇帝加税,建蓄兵制度,屯田制兵,兵员自耕减税。

皇帝辰四十七年,有墨家钜子入秦。

秦地原本的墨家弟子之中,有人将为农民打造农具的锤子别在腰间,捡起了一把剑。

秦国农民造反。

咸阳城破。

秦人生得皇帝辰。

于骊山之上,开启一场名为“公审”的古老典仪。

秦皇帝辰死。

这一支延续了近百年的神圣的血脉被最卑微的农民以曾经与天下人缔造盟约的“六斩”之刑斩断。

铁炉子里,炉火正旺。

火焰带起热气,热气膨胀上升,形成风。

风吹动天边低垂的黑云,太阳光会洒进来。

沧海桑田。

海水之下,炉子里的火焰依然闪跃跳动。

因伟大的个体而存在的伟大集体在伟大的个体的生命凋零之后褪色。

但它如海底的火焰,只隐而不死。

待有压抑不住的海底火山喷发,这火焰便猛地从海底跃出,重新将光芒撒于人世。

那个伟大的存在,只要人们发自内心地呼唤,它将会跨越时间,以更加光荣的姿态重临人世。

届时天风大概正好。

届时孩子笑脸大概正好。

届时人们胸腔中火焰温度大概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