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斩神圣 (完)

革秦 守玄 2609 字 3个月前

五十年正月,李斯加相位,赵高辞官职。

十一月,魏缭身死。

入天下陵。

二月中,猛将陈矩死。

入天下陵。

三月,秦王病重。

天下人的眼睛都望向咸阳。

那里的那个人,宛如一轮耀世的太阳。

如今他光芒黯淡,所有人都在想这轮太阳是否就要坠落。

有人揪心、担忧;自然就有人窃喜,期待。

公子扶苏不知悲喜。

公子高转头去了农院,继续做新品种水果的嫁接工作。

名为争流的人埋头处理着手头的政务,胸有静气。

寻常百姓家中供奉着秦王的像,日夜祈福。

咸阳城的物资调度却出现了大规模的集中。

幸而无事。

宁芷看着那个曾经敢与任何人作战的老人家气息衰微地躺在床榻上,潸然落泪。

他活了下来,却已经没有太多能力去管束政治和处理事情了。

有不长眼的在这时候提出要分封建制,要秦王政封争流、公子高、公子羽等众人为王。

唯独不提扶苏。

秦王政很知道他们是什么算计。

公子扶苏当了几十年的嫡长子,也明白这一切。

秦王掌政五十年都不立太子,显然对于继承人的位置,是有一些别的考虑的。

对于这样假借他名义的的试探,扶苏有些期待。

可是秦王政依旧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连他最忠诚的卫士都觉得他应该立下太子了。

可是他没有。

艰难地看过了要处理的事情,秦王政一言不发地离开。

这是有悖于政治传统的。

不过这一位从未遵从过所谓传统。

没有人觉得太意外。

只是,大家需要做自己的打算了。

卸了职的赵高再一次出现在王宫里。

秦王政要出行。

他要巡游。

一架马车,三百兵士。

朝廷里的事情交由公子扶苏、争流两人执掌。

他出行了。

方出咸阳,便有刺杀。

于是公子扶苏身边,一位大儒家族绝灭。

秦王政的第一站是来到玉县。

天下陵旁。

这里现在有很多人居住。

一些有资格入陵的老人家年迈之后,便会自发地往这里赶。

此时的习惯是入土为安,身体要完完整整地入土。

很多地方都是这样。

这些老人家因为有了入陵的资格,便生怕自己的儿女为了遵从习俗把自己埋进棺材里。

他们是要入陵的。

秦王政从执政开始,从未违背过他对他的民众许下的承诺。

所以大家相信他死后也一定会烧身成灰,进入这座大陵。

这些老人家因此也就都愿意违背甚么乱七八糟的习俗,烧身成灰,葬入大陵。

他们结伴在这里居住,政府是不能不管的。

一管,这里就要大量的人口。

于是这里发展得很迅速。

驰道四通八达,矮山被挖平,沟壑被填堵。

田地阡陌纵横,犹如棋枰。

秦王政在这里与一位名叫“鱼”得老者相谈。

没有谈论甚么有价值的东西。

无非是家里过得好不好,旁人生活如何,如今田地亩产多少,老百姓日常能否吃的到肉,入冬时候有无新衣,冬衣是否合身这样的话。

都是很小的事情。

“卡死了喔,年轻时候那么凶猛的人,一阵雪就死掉了;还有应、尾他们,都是很早就死掉了,当时还以为能多见几次面呢,他还欠我一斤烧酒没还呢!”鱼嘟囔着:“陛下,我也是可以进陵的年纪了啊,您可千万不能那么早就进去啊,我的重孙儿,还巴望着您能够为他加冠呢……”

没几天,这个嗜酒的老兵也死掉了。

葬入了那座矮山的山腹。

如今那座低低的山也被世人称为万山之祖了,好威风呢。

秦王政继续在这片大地上行走。

马车声音粼粼。

道路如今修的多,到处都有平坦的大路可以走,尽管有些还是会颠簸,但是不会太多。

第二站去的是故赵地。

一个很小的村子。

说不上来靠在哪儿。

村子已经废弃,不远处有秦人聚居的村落群。

这废弃的老村沦落成为小孩子们捉迷藏和寻宝的“秘密基地”。

秦王政见到了一些小孩子。

问了问平时有没有糖吃之类的废话。

听着这些小孩子羡慕说着“以后也要像老人家您一样威风,出门都要坐马车”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