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put your hans up

都督请留步 携剑远行 4862 字 3个月前

月色如水,一身戎装的宇文泰,忍受着春露的微微寒意,凝视着汶水对岸的羊侃军大营情况。火把照耀下,他的面容看起来十分平静。只是偶尔颤抖的手指,暴露了内心隐藏的不安。

宇文泰的侄儿尉迟迥,一声不吭的站在他身后,虽然也是没做什么事情,但他脸上的表情不断变幻,显然是自内而外的焦躁难耐。

“舅舅……刘都督的计策,可还行?”

尉迟迥小声问道。

他相信以宇文泰的聪明才智,不会看不出来,如今的局面,最大的破绽在哪里。要不然,宇文泰何以今晚都不睡觉,来这河边看观察对岸的情形?

“如果羊侃够狠,那计策就不行。如若不然,他就必败无疑,没什么好说的,唉!”

宇文泰长叹一声,暗暗叫苦。

他这大营名义上有两万“兵马”,实际上能战斗的不到千人,其余的人都是东平郡的民夫,春耕完了以后利用农闲,以“在泰山脚下修庙”的名义被拉到这里来冒充“正规军”凑数忽悠羊侃的。

如果羊侃真的够狠,不怕刘益守把博平城泰山羊氏族人全部都宰了陪葬的话,那他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趁着夜色渡河,袭击宇文泰大营。

这是刘益守本轮布局里面唯一的破绽,也可以说是在拷问羊侃的人性。

或者叫闭眼做选择。

是当一个六亲不认的冷血“成功人士”,还是做一个保留人性的“失败者”。宇文泰可以想象,如果羊侃没有袭击汶水大营,那么时候刘益守应该也不会把博平城内的羊氏族人怎么样。

有点类似于你做怎样的选择,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当然,如果羊侃现在袭击大营,那刘都督自知必死无疑,破罐子破摔之下,就难说他会有什么最后的疯狂了。

总之,一定是会让羊侃痛彻心扉准没错的。

“舅舅,羊侃军大营有动静了!”

尉迟迥压低自己的惊呼声,对面的大营内全都亮起了火把,似乎大军准备行动!

“传令下去,大营点起火把,于南面列阵!那些民夫站在队列的后排不要动。”

宇文泰冷静的下令,不动如山。

对面大营的动静很大,但很快,又消沉了下去,似乎有马蹄的声音远去。羊侃军大营北面,依然有军士点着火把列阵。营内具体是什么情况,宇文泰没法看清楚,但从外面看,似乎没什么变化。

“羊侃大军,应该是往南面的兖州城去了。”

宇文泰不动声色的对尉迟迥说道。

“去兖州?不太可能吧?”

这黑灯瞎火的去兖州,只怕不太安全啊!

尉迟迥限于见识的浅薄,还无法参透其中的玄机,尤其是羊侃为什么要带兵深夜离开大营往南面而去。

宇文泰有栽培尉迟迥的意思,提点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羊侃军辎重大半在兖州,若是兖州大营有失,他们就算是有十万兵马,又能怎么样呢?”

羊侃三十多岁了,打过不少大仗恶仗,自然是知道深夜行军,非常危险容易被伏击。可是,对于粮草辎重被毁这种事情,就算明知道前面有陷阱,那也要硬着头皮上啊!

这种情况根本容不得你去犹豫!不然这么多人马,饿也要饿死了。

宇文泰心中暗暗叹息,尉迟迥到底还是太嫩了点,而且不够果决。

“嗯,你可知,和刘都督相比,你差在哪里么?”宇文泰看着远处羊侃军的营地问道。

“刘都督玉树临风与那潘安宋玉也不逞多让了,外甥我自然是比不上的。”

尉迟迥有些不服气的说道,嘲讽了刘益守一句。

“你啊你啊!”

宇文泰长叹一声,把手搭在尉迟迥的肩膀上说道:“才智可以随着年龄慢慢增加,见识亦是可以跟着阅历一点点积累。唯独这心性,很多时候浑然天成,后面你怎么努力也没有用。

将来你才智或许还能胜过刘都督一筹,可是若是谈到心性,你差他很远,恐怕垂垂老矣也难以企及,唉。”

没想到宇文泰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尉迟迥大受打击!他垂头丧气的问道:“舅舅,我就这么差劲么?”

“不是你太差劲,而是刘都督天生就是当王的人。心志坚定,有勇有谋,做事又豁得出去。这次若是我在他那个位置,恐怕未必敢待在博平城内当诱饵。”

“刘都督是诱饵么?我怎么没看出来?”

尉迟迥一脸困惑问道。

宇文泰这才察觉很有可能是尉迟迥知道的事情太少,还在“局外”,根本没看懂棋局如何。他无奈摆手道:“刘都督这一次玩得非常漂亮,你就看着吧。等你看明白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

尉迟迥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宇文泰却失笑着摇摇头。很多精妙的策略,也要看懂的人才会觉得妙,不然就是莫名其妙。羊侃后知后觉,又失于狠辣,失败并不是件意外的事情。

“可以回去睡会了,羊侃已经离开了。”

宇文泰有些落寞的说道,似乎颇为羊侃感觉惋惜。

……

兖州城外的羊侃军大营,战斗已经结束。成群结队的俘虏被羊敦的人马集中起来看管,两边的士卒,很多都认识,所以并没有下死手。

不过他们彼此间虽然没往死里打,可最先冲进大营的彭乐,却没跟羊侃的人客气。羊侃营地里本来就不是精锐,而且,羊侃当初为了封锁兖州城,还分兵修筑了好几个营垒。

这些营垒此番不但没有护住营地,反而摊薄了兵力!

彭乐带着骑兵冲营后,羊敦的步卒就到了,为了减少伤亡,彭乐也没有再冲进去,而是用骑兵拦截从那些营垒里面冲出来的援兵。

有心算无心,现场的情况又是比较混乱,所以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才完全结束。羊敦不仅占据了羊侃在兖州城外的大本营,还趁机攻占了没多少人驻守的营垒,缴获了羊侃军的大部分辎重。

“都督号令,命在下在兖州城待命。若是羊侃带兵冲破封锁来到兖州,那在下就配合羊敦将军击溃羊侃的援兵。若是于将军击溃了羊侃,那他会带人来这里跟我们汇合,就没有在下什么事了。”

彭乐粗犷的对着羊敦拱手行了一礼,然后带人到一旁让马儿在河边饮水。兖州是泗水与洙水交汇的地方,水源丰沛,战略地位也比较重要。

羊敦的态度,可以说直接影响了济南郡以南的魏国领地会不会投靠梁国。此战已经胜了一半,就看于谨带着步卒在路上能不能埋伏到羊侃的援兵。

若是错过了,漏了,那只怕后面还有一番苦战。

羊敦走到彭乐身边,对他拱手行礼道:“彭将军辛苦了!此战彭将军为首功!只是在下有一事不解。”

“请讲!”

彭乐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得亏是打了胜仗他心情好,要是心情不好,才懒得跟羊敦在这里哔哔。

“彭将军在泰山郡,何以躲过羊侃的侦查?这两千骑兵可不是小数目,行军动静大呢。”

这倒是个实在话。此战能胜,没什么稀奇的,说白了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是你行军要怎么隐瞒住自己的动静呢?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泰山郡是羊氏的基本盘,一支队伍大张旗鼓的行军,肯定难以瞒过羊侃的耳目。这次羊侃之所以会中计,不是因为他蠢,而是他对于自己的情报获知非常自信!

只是有时候自信过头,就容易翻车。

“我们不是从博平来的啊,我们是从任城来的!”

彭乐也不知道要怎么说,只好对羊敦提了一下。

“任城?任城不是在兖州城的南面么?你们为什么会在任城?”

羊敦还没转过弯来,刘益守屯兵泰山郡博平城,这一点毫无疑问,彭乐等人是怎么到任城的?

“都督先是让东平郡的民夫服徭役,到泰山郡的博平来。然后悄悄换上我们的军服,到宇文泰的大营里点卯。

我们则是换上民夫的衣服,几天后假扮民夫的队伍原路返回东平郡,至于马匹和辎重,已经提前分批直接运到任城了。羊侃只能盯住陆路,他是盯不住水路的。

我们转移到东平郡,就瞒过了羊侃的耳目,然后坐船到任城,再水路往北到兖州城附近,下船整军,袭击羊侃军大营,都没怎么消耗马力。”

彭乐得意洋洋的说道。

羊敦恍然大悟。

没错,羊氏的关系,在泰山郡内,确实是根基深厚,耳目众多。可是东平郡却一点根基也没有,更不要提那边的世家已经全被刘益守给收拾了。

他在东平郡还分田地,减田租,惩治恶贯满盈的世家子弟。可以说东平郡才是刘益守的地盘,羊侃又怎么从那边打听到彭乐大军的动向呢?

至于任城的事情,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彭乐没说,羊敦也不好意思去问。

“你是说,在汶水岸边,跟羊侃对峙的,是东平郡的……民夫。你们大军的主力在于谨那边,骑兵在你手里,对么?”

羊敦忽然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测。

“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吧。”彭乐摸摸头,羊敦的问题已经超出了他所知道的范围,反正不管怎么样,这次于谨交待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没啥好说的了。

“刘都督真是……”

羊敦酝酿了半天,也不知道要用个什么词来形容,只能说此人真是艺高人胆大,为了获胜,什么游戏都敢玩。不过换个角度看,如果刘益守不在博平,羊侃会上当么?

这一套组合拳真是环环相扣,尤其是彭乐的军队变成东平郡的民夫,东平郡的民夫变成宇文泰大营里的新军,完美的实现了战略欺骗,让羊侃以为刘益守大军仍然在跟他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