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一,归云谷刺杀案。事发之后,众人首将矛头指向邵景珩,乃因其人当日伴驾随行,确知御驾行踪,然唯郭偕心知:嘉王也可能知情!当日霍阑显出山求救,在城中与他相遇时,嘉王便在侧,虽其声称彼时酒醉,已在车中昏睡,然此系一面之词。从御驾遇刺的时机来看,其人为主谋,此一可能性据大。

第二,瑶华宫纵火案。当日查得主谋乃内官彭绪良,然他一介宦臣,弑君谋逆,仅为报太后提携之恩?此如何想都牵强。而彼时外议皆指邵党作恶,却忽略了邵景珩舍身护驾之实。实则若将邵党剔除,只需略作推敲,想孰人可借此获益,自便具嫌疑,如此一忖,真相即了然。如今看来,彭绪良当与高士举一般,是邵后留下扶助嘉王的棋子。

第三,嘉王遇刺案。瑶华宫纵火案后,邵忱业领邵党上疏请立嘉王为储,此本是为讨好嘉王,为邵氏留下后路,然邵忱业目光短浅,竟未想到,此于嘉王实是无妄之祸——时机微妙,难免不令天子疑心,嘉王与邵党乃一丘之貉,甚与纵火案脱不得干系!彼时彼境,嘉王深知自辩是徒劳,甚可能适得其反,遂便另辟蹊径,佯作遇刺,以彻底将水搅浑,令上无从追究,且此事一出,结合前情,难免引发外界猜测,以为官家容不得亲弟!如此,天子即便存猜忌,然忌于外议,一时半阵也不能对他如何。

第四,归云谷藏兵案。郭偕自始至终便不信此乃邵景珩所为——因手段过分拙劣!然若将此加到嘉王身上,便顺理成章:一则,京郊藏兵,且还做长久计,实是唯有不通兵理之人才会出此举;其二,区区数千乌合之众,欲一鼓作气杀入皇城,实是痴人说梦!而嘉王虽不通兵事,却非愚钝,明知此理却还一意孤行,显是有后计——药人!

一番话,虽是推测,然有理有据,无懈可击。事到如今,金芙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消去,一时无话,当是百感交集。

“大哥是何时对嘉王生疑的?”郭俭好奇。

提到此,郭偕由心懊恼:“我与嘉王素算亲近,本当早看出端倪,却可惜受其表象蒙蔽,竟是自周奇一案后,才始生疑。”

“周奇——”郭俭摸摸下巴,“你说,那个在酒楼枉死,令你蒙冤的……”

颔首,郭偕嘴角满溢自嘲:“嘉王实则早便欲笼络我,只可惜我迟钝过分,竟不能会意,想来颇令他失望。终是不得已,他才破釜沉舟,下那一剂猛药以令我觉悟!周奇一案我被认作凶手,本已陷绝境,却是嘉王挺身相救,才得逃出生天。事后我也疑心过邵氏陷害,然此说并经不起推敲,细忖来,倒是嘉王更具嫌疑,毕竟当日是他引我去的酒楼,也唯有他才能悄无声息在我衣上留下血迹,加之余下的种种巧合与不测,令我不得不下此论断——嘉王于此事脱不得干系!”

“如此说来,”郭俭亦愤懑:“嘉王乃是一早就未存好心!吾等也着实愚钝,竟被他骗了这许久,事到如今,悔之晚矣!”

“事已至此,大哥有何打算?”金芙插言。

郭偕叹一气:“此事本当禀明今上,及早处置,然时机不巧,官家离京,朝中也不知何人可信,且说我虽假意投诚,却也不能全然取信于嘉王,如今但出这大门,去到何处皆有人尾随,实是一举一动皆在他掌控下。”

郭俭托颌一忖:“然那些人功夫当皆不及你,你打出城去不成么?”

郭偕轻嗤:“这般简单,我却未尝想到?”

“药人?”还是金芙一语中的。

点点头,郭偕苦叹:“药人的身手,我上回已领教过,绝非凡人可敌!”

“那如何是好?”郭俭气馁。

金芙一沉吟:“要不,我去?”

“不可!”兄弟二人几是异口同声。郭俭急得张口结舌,郭偕只得代劝:“一则你有身孕在身,不宜远行;二来,你无缘无故出城,难免引嘉王警觉,此间一旦有失,便无补救的余地。”

“那……”金芙攒眉,“只得从长计议?”

“恐是来不及。”郭偕忧色愈显:“前日高士举令我前往一秘处替他练兵。归云谷事败后,短短数月,他又募得数百人,当下急于练成,看来是有举事之意,遂此情,还须尽快上达天听!”

“我去!”一声贸出,令愁眉深锁的二人一怔。

“你……”郭偕侧目。

“我今日回来,只有几个家人知晓,嘉王当不知情。”郭俭挺胸,一脸凛然:“再说即便我被他抓住,只说当日我伴娘匆急离京,少带了钱财,当下在外捉襟见肘,遂回来取些,他也无从生疑。”

“这倒是实!”金芙眸光一亮。

看来别无他法。

转过头,自小到大,第一回 ,郭偕投向亲弟的目光透露敬意。

第26章

区区三四日,于郭偕而言,却似数载那般漫长,尤其是,当越阳山离宫失火的消息传回之后。

又一个寒夜降临。

临轩而坐,郭偕捧着本兵书却心不在焉。正是乱绪纷杂、忧愁交加时,忽闻门声轻响,以为是来送水的小厮,回眸却乍一惊——入眼一张浓粉艳抹的脸!

家中何时,竟新来了女婢??

“大哥!”来者原地止步,开口竟是男子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