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他在盛唐种牡丹 又生 2912 字 3个月前

这县丞平时颇为严厉,嬉闹的人们竟然都不敢违抗,场面这才渐渐稳定下来。

“今日不谈朝中事,诸君可知那花瓣落谁家?”桥东六部观户楼,一间卷帘的小阁,五六位布衣袍,七八位蓝青衫,围着三四坛烈酒而坐,“来,由顾郎起。”

酒纠是游桓之,顾越、李道用、李彬皆在,外加三门、集津的两位转运副使,这样的阵容,被来往的公子们称为守仓中军帐,只可惜今日休战,裴大帅没来。

其实,当初礼船沉没,一听游桓之冒出那句“不错,回府小酌三杯”,顾越就知道,此人当真是把在幕府锤炼出的好体魄用在关节上,把所有人都骗了。

游桓之一摘乌纱帽,就是个酒池子。

他人饮酒,掩袖七八杯,见底就算是豪气,此人饮酒,如同是长鲸吸百川。

寻常酒肆旗亭里的绿酒不行,还特意拿出了早年间,几县未合并时,从荥阳官营酒坊中偷出的土窑春,仔细算来,已经有十年,其酱香浓郁,开坛飘了满室。

“桓之兄,听闻杜老学士的曾孙,小杜郎,今年也至洛阳参加常科。”顾越往桥西的文生楼望去,“他会不会抢得花瓣,再吟诵几佳句,以求诸君芳心?”

“顾郎猜杜郎,我猜汝阳王。”李彬笑道,“方才我在桥楼拜见他,见肌发光细,饮了些菊花酒,面泛红晕,娇嫩非人间人,想必,就连花瓣也会眷顾他。”

游桓之道:“李刺史,说话怎么这么放肆。”李彬看着顾越,道:“我不知别人,还不知顾郎?诶,他就喜欢听些美男子的风流韵事。”顾越道:“李刺史。”

旁边,工部水部郎中李道用竟然当着工部侍郎贺季真的面打瞌睡,口水都流到坐毡了,顾越赶紧暗中戳李道用的大腿。李道用大惊,呓语道:“醉时骑马!”

游桓之啧啧摇头:“贺侍郎,你看看,尚书大人脊梁骨再直,原来底下的全是醉着筹划工事。”贺季真道:“桓之所言差矣,功名身外事,少小离乡,全凭一壶郎官清,结识书画之友,今既要猜花瓣落在谁家,那就寄于张长史罢了。”

语罢,当场蘸墨作诗。

一壶酒,要如何追到一片花瓣?但见贺季真的那双筋骨分明的手,捏上了笔,呈双钩悬腕之姿,纵笔如飞,草书如画,那时间,诗作之中有龙蛇飞舞,全篇竟是一气呵成,搁笔时,再看那片花瓣,依然在风中回旋,逍遥在百尺的云天中。

顾越道:“花萼宴,晚生曾听颜校书说起其师,草书狷狷然,醉时狂逸不逾矩,今又见贺侍郎笔下的魏晋风骨,实在很神往,若能借花瓣见本尊,当为妙事。”

李彬道:“唉,方才说什么?顾郎就喜欢见些风流美……”顾越道:“李刺史啊,顾某是越发喜欢你了。”季云正在录事,笔下一愣:“啊?”李彬喝道:“啊什么,记开元乙亥,尚书省户部仓部郎中顾越表钦慕之意于郑州刺史李彬。”

当此时,又两位客人登楼上阁,坐在隔壁。游桓之吟哦半天,俯身对桌边人悄声道:“青衣是苏舍人,紫衣是崔御史,二人好酒之名,不亚于张长史。”

屏风合拢,二人对坐。自诩容貌颇佳的崔宗之看见苏晋的眼皮有些浮肿,关切道:“苏兄这么疲惫?”苏晋打个呵欠,懒悠悠回道:“昨日殿前宣过五百多位日本大使名,嗓子疼。”崔宗之想了想,又想了想:“分明是又在佛前偷酒!”

“桓之兄,多谢河南府款待。”李彬看着顾越,笑道,“依我看,若当初京兆冯大人能有你们一半的酒缘,莫说三年,便是三十年的土窑春,他也喝得着呀。”

窗轩之外,突然传来一阵哄闹,众家探出去张望,以为是从明堂飘出的那片花瓣寻着明主,却不想,是桥底草席坐着的那个卖剑的人,与黄发小儿激辩诗词。

“那焦遂也是城中奇谈,说过千百回,旗亭绿酒喝不醉,还偏偏要饮五六斗,洋洋得意,夸自己酒量海。若不是他曾卖过白衣仙一把剑,看县丞不赶他走……”

这时,西东两边经久不衰的议论,到底是随着花瓣离一个人越来越近而达到了顶峰。

天津桥东翼的阙楼里,玉佩与金剑错响着,寿王李瑁提袍疾走,眸中映着那片近在咫尺的花瓣。他想亲自为姊姊咸宜讨得欢喜,故而奔得急,额间发了汗。

却听一阵银铃般的笑音随风荡漾,一只肤白如凝脂的手探在他面前,玉腕轻转,终将那游历过盛世山水,让万民引以为傲的娇柔花瓣,收入了自己掌心中。

此女年方二八,出自杨家,天生丽质,其三叔父为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

李瑁一怔,慌慌忙地行了个礼。

当此时,花瓣遇主,万民的目光又从天津桥转向鼓点频传的五凤楼,太和乐响,李隆基与张九龄、李林甫登门楼,高冯和崔隐紧随其后侍奉,万民呼万岁。

中书令张九龄的面色依然红润润的,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因他在河南引水种稻的屯田法实施得很顺利,所以,他坚持着自己凭科举功名选用人才的原则,丝毫不为先前那盘赢了李隆基的棋而感到不安。李林甫一如既往,姿态恭谦。

一阵钟声响起,南北沸腾。

立部伎奏李隆基所作的《光圣乐》开场,一百四十人方阵,舞者头戴鎏金铜冠,披五色画衣,执羽扇在百丈场中奔跑,那般欢快热烈,如同炽热的岩浆从山口倾泻,沿着洛河流淌,以刺目的金光,点燃了整片观赛席。

日本使臣国多治比广成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尤其曲终,当乐工以身体在地上摆出十六个图样时,他大受震撼,询问随从那些是什么字,有什么寓意。却是桥那头,焦遂身边的孩子们吵嚷道:“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年,宝祚弥昌。”

接着,二十九州的乐人们在场地边排好了队,跃跃欲试,等待着一展才华。

桥东户楼,诸席宾客仍在唏嘘嗟叹,这么多高人在场,竟然猜不中一片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