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福运小夫郎 四夕夕 3124 字 3个月前

白志文和黎明德两人不像万荣潼那样,因为出身大家族、有天赋就养成了略微散漫的性子,但他们是从底层的学子一步步走上来的,他们同样属于脚踏实地做实事的类型,他们这样的人留在京城想要做实事不容易出头,到了地方上反而更适合一些。

而且他们两人拜章安浩为师后,章安浩就一直告诉他们,读书、考科举、做官,不是为了拥有多大的权势,而应该想着怎么替老百姓办事,只要替老百姓办好了事,出来了政绩,上面的人自然能够看到。

三人说着话的功夫,马车很快到了翰林院外,他们立马停下了讨论去留的问题,有些紧张地下马车等着选馆考试开始。

?作者闲话:感谢? ?)?*??对我的支持)

第398章 金人进京

或许是白志文他们这一次进京赶考一直不停地遇到各种状况,所以现在否极泰来,选馆考试他们终于顺心如意了一回。

由于他们的文章写得很是平庸,选人的翰林官员们没有看中他们,白志文、黎明德和万荣潼都没有被选中留下。

选馆很快出结果,学子们当天就能知道他们被涮了下去。

留翰林院是自然是最好的选择,翰林不行的话就赶紧换一个。

接下来这段时间,某些十分想要留在京城、又有门路的学子,会开始想办法找关系,去到六部、通政司、太常寺、光禄寺一类的地方。

有门路又舍得花钱,在普通的部门谋一个小小的官还是有可能的,就是以后没有机遇和提携很难升职,像六部和通政司这种有实权的,普通的门路还走不通。

白志文他们没想过要留在京城,所以根本就没有去走那些门路,去吏部登记了在京城老实待着等着吏部让他们去外地补缺。

地方上的官员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暂时缺了一位,比如说一县的知县没人,可能会让县丞暂代或者知州派人过去暂代,如果是州同知缺了,可暂时让同等级的布政司经历代,等到会试有了新的进士,他们这些新科的进士就会去补那些位置的缺。

进士出身去外地做官,就算是同进士,最少也能谋一个知县,还能是比较好的地方的知县,偏远、边关地去的知县用不着进士,一般都是举人去。

如果新科进士没有得罪人,也没有人特意关照,这样的情况下,州同知、布政司经历、按察司经历、盐运司经历这类官职很容易落到他们身上。

如今,白志文他们现在可以放下心来了,不用担心他们会留在京城,只要等到任命书批下来,他们就可以用两个月的探亲假先回家一趟,然后再去任职的地方。

虽然现在他们不会再参加科举了,可每天练字和读书这两个基础功课,章安浩还是要求他们不松懈,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章安浩的要求白志文和黎明德都老老实实践行,每天早上起床先把功课做了,然后下午,他们就找上万荣潼夫妻两人一起,到处去看看京城有名的景点。

此次离京,下一次他们再相聚、再进京就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了。

这一天,白志文他们刚巧去了京外的一处瀑布,没过一会儿京城就迎来了一群外邦人。

大虞朝的北边、西边和南边各有一些小国家,北边是彪悍的游牧民族,他们的国号金,人口少、战力强。

在十几年前,差不多每隔几年金国就要同大虞朝打上一仗,黎成石就在姜芷芸怀着黎明瑾的时候就去过边境。

后来金国开始内乱,大虞朝趁机痛打落水狗,趁着他们内乱组织兵马深入金国,杀了金国一个措手不及、元气大伤、分崩离析。

从此金国就安分了,对着大虞朝收起了他们锋利的爪牙,最近十几年都不敢再随便挑起冲突,每年还会给大虞朝上供。

原本选馆结束后,吏部开始加班加点地安排这些新晋进士们的归宿,就在他们堪堪把名单整理完,等吏部尚书看了之后就能请皇上过目时,金国人带着给大虞朝上供的牛羊、金银、珠宝来了。

如果会试、殿试、选馆这些都按照往年的时间正常进行,就不会等到六月份了新科进士们还留在京城,同来上供的金国人对上。

可是今年出了例外,相比起警惕这些还没有死心的金国人,新科进士们迟个十几二十天外任的事显得稍微没有那么重要。

金国人一来,皇上那边要处理的事就多了起来,吏部尚书便没有把他手上已经拟定的任命书送到御前。

在这种时候吏部尚书如果把这一大摞折子送过去,肯定会被押后,淹没在众多折子中,说不准一忙他和皇上都忘了,所以他还是决定等这段时间忙过了,再亲自去请示皇上。

黎明瑾他们今天去的据说是京城这边最为出名的一个瀑布,叫七亭瀑。

等他们到地方了看着瀑布,才觉得瀑布其实也就这样,不是很高,也不是很大,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瀑布,不过这个瀑布最吸引人的本就不是瀑布,而是瀑布落下来之后形成的一条七拐八拐的小河。

曾经有一位诗人很喜欢这个小河,就请匠人在小河的每个拐弯处修上不同造型的亭子,在不同的亭子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瀑布,这些年下来,亭子已经比瀑布更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