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空气变得很安静,安静得令人惶恐。周海怡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她想到刚刚的自己,一定是气急败坏的模样。

“周海怡,你想错了。我跟邢……”杨鸥顿了一下,他想找出一个恰当的称谓,不显得亲昵也不显得生疏,“邢望海不是你想的那种关系,如果你非要把我和他往龌蹉的方向怀疑,脑子和眼睛都长在你自己身上,我也拦不住。”

“好,就算你对他不是那种意思,你能保证他不会对你有意思吗?你们本来就是演一对儿的,想好还不容易吗?”

杨鸥愣住了,他没料到周海怡会如此胡搅蛮缠,他的确生气了。周海怡口口声声的指责,何尝不是再揭一次他的伤疤呢?

周海怡在乎他,他知道。可他认为,周海怡更心疼的,是因为自己的商业价值跌入谷底后,公司所不能完成的那些对赌。

杨鸥在很早地时候就对周海怡表明过,他没有野心,只要能好好地演戏便可,他更是没有走流量吸粉丝割韭菜的打算。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仅仅靠粉丝的热度来让自己有戏可演,那才是最可悲的。他是正儿八经科班出身,他需要这个世界对他演技的认可,而不单单依托于粉丝的彩虹屁。

“你作为我的经纪人都在质疑我的专业素养,那你以后准备怎样再推销我呢?”杨鸥盯着周海怡讥诮道。

“我……”周海怡一时语塞,“我有我的计划,你只要按部就班的来,你好我也好,大家都会好的,懂吗?”

杨鸥原本纹丝不变的面具逐渐裂开,冷笑了一声。

“肉丸老师在选角时就对我说过,如果我打算接《梦中人》,那么我和邢望海就会被绑定,我和他的任何互动都会被放大,因为我们是荧幕情侣了,那我们必然会有亲密的接触……就算这是一种商业行为,你也要拼命反对吗?”

周海怡吐出一口浊气,稳了稳情绪道:“演戏和动真情是两回事,你们在镜头前怎么秀恩爱都行,可是私下里要有距离……你根本不会知道你们这些私底下的互动会被谁拍下,又会被谁利用拿出来做文章,你现在觉得我说话难听,行没关系,那我希望你一个人时,好好琢磨琢磨我的话。”

杨鸥没有吱声,他错开周海怡的视线,看向室内的某个虚无处。隔了半晌,他才张口,冷漠地说:“我累了,待会儿还要拍摄,我想现在休息。”

周海怡没再咄咄逼人,她从化妆间退出来,带门的时候,看了一眼杨鸥。杨鸥坐在她刚刚坐的位置上,对着整面墙的镜子出神,周海怡从镜子的反射中看着他,还有他那空洞的眼神。她安静地带上了门。

16.

刚入行时,杨鸥没什么履历,挂靠在一间小工作室。工作室就租在三环边上的写字楼里,两间房八面墙,墙上有一半面积贴的全是不出名的小艺人照片。杨鸥的形象照也埋没在这些人里面,照片下方烫着手机号码,大家都等着被挑挑拣拣。

那个时候他还在念大三,想着兼职赚点外快,并没有把成为演员作为奋斗目标。隔三差五的,接点小广告当当平模,他也挺知足的。

有一次,他去看话剧,人艺排的曹禺《雷雨》。

戏的第二段,灯光变暗,音乐低沉,繁漪顺着楼梯慢慢走下来,摇着扇子,一副阴翳的美貌。单单就是这走的几步,就已经将这个失意女人的魂儿给表现了出来,杨鸥当时就给看痴了,那时他最大的想法就是羡慕,他羡慕那种扮演角色的控制力,通过肢体语言和台词来传递情绪并且感染观众,他忽然希望生命中也有那么一天,也能站在那个舞台上,站在聚光灯下。

后来他去演了电视剧,在无数的都市言情中打酱油。这离他当初的期望值很远,但电视剧的遴选本就不多,他也没有选择的资格,只能来什么接什么。

二十三岁那年,他跟着经纪人几乎跑了一年剧组,随时随地套近乎拉关系,就为挣个镜头前露面的机会。娱乐圈里,像他们这样年轻漂亮的都被叫做“人肉”,就像地里的庄稼和韭菜,一茬儿接一茬儿,永远都不缺最新鲜最美好的,永远都是供大于求。杨鸥不怕辛苦,也不敢挑剔,但他想演戏演好戏,这个意念支撑着他在这个圈子里沉浮。

转机是在二十四岁那会儿,杨鸥接到一个古装男四,小小火了一把,官方粉丝后援会成立,一些品牌的站台和代言也开始找上门,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这年,因为别的演员临时毁约,他成为替补接了个网络剧男二,然后遇到了须旭。

剧组整个资金都短缺,拍摄条件也不好,一副赶鸭子上架的阵仗。每个人都叫苦不迭,心里也没底这部剧拍了之后到底能不能播出,怕被一压又是几年。大热天的,人闷在摄影棚里一拍能拍上十个小时,的确容易燥,还身心俱疲。

须旭是男一,面临的压力更大,可他的对手却十分不给力,常常台词出错,还忘记走位。女一是金主爸爸塞进来的新人,只管了前半段没管后半段,她心里惴着事,落差巨大,自然影响了拍戏进度。导演本来还能跟她不带脏字地讲戏,耐心地告诉她怎么走位,怎么念对白,后来实在是被拖累得烦了,在片场就语气特别重地吼了几句。毕竟是个二十岁的小女生,再油滑老练也是被人捧惯的,觉得又羞又愧,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最后干脆放声大哭起来。

杨鸥当时也在现场,打从心底,他是有点看不上这个女一的,但他对这势利眼的导演也没什么好感。他想了想,准备上前不痛不痒地劝两句。须旭比他抢先一步,站了出来,打破僵局。

须旭处理的手法也算不上高明。

他自费买了下午茶请全剧组,又特地跟导演商量要不然让女一缓缓,暂停拍摄,等她状态变佳再继续。跟女一这边打得商量是,每天开机前再围读一遍剧本,尽快入戏,他能指导的就多指导一下。

杨鸥想,这小子还挺长袖善舞的......更重要的是,他没选择任由事态发展事不关己,也挺让人意外的。因此,他对须旭的关注又多了几分。

快要杀青前夕,剧组休息了两天,杨鸥本来约了上表演课,结果转念去看了人艺的戏。

这天演的是《哈姆雷特1990》,人艺经典剧目之一。

观戏途中,杨鸥难掩哽咽,几次三番都有流泪的冲动。他不是为哈姆雷特死了爹的艰难复仇之路难过,而是结结实实地被演员的全情投入而感染。他能感受到哈姆雷特对父亲的执着和深情,为他和奥菲利亚的悲伤恋情怅然若失。

舞台再次黑下来时,杨鸥有点走神,他觉得脸颊在发凉,胸腔里却捂着火。恰在此时巨大的光束射过来,杨鸥偏头躲避,余光里瞥到一张熟悉的侧脸,隔着一个座位,随着灯光的明灭又隐在了暗中。他揉了揉眼角,以为自己花了眼。

借着头顶追光的亮度,杨鸥看见须旭坐在那里,挂着亮晶晶的泪痕,正在无声地抽泣。

须旭知道旁边有视线不时扫过来,抬起眼看向对方,他也惊讶了。惊讶的同时,忽然还有些不自在,被那样一双深的眼睛望过来,窥到自己柔软的一面,他觉得有点讪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