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孝顺”儿媳的婆婆 (完)三合一

好在衙门包接送,否则,光是车资就要花不少银子。不过,因为有衙差,说话不太方便。余婆子想要骂人都不能,整日黑着一张脸。

比起他们的沉默,后面两架马车中气氛就不同了。

柳纭娘身边围着四个姑娘,正是她收养的女儿。后面的马车里,挤着几兄弟。之前他们还担忧养母别有用心,到了公堂上旁观一场后,关于养母身上的所有事都已清楚,再不担忧自己会被人利用。

还有,村镇上几乎没有秘密,没有人能草菅人命。因此,所有人都挺庆幸。

余婆子听着身后叽叽喳喳,忍不住嘀咕:“这会儿高兴,回头养不起的时候怕是要被人笑死。”

“娘,你少说两句。”

开口的是余老三,他整个人低落得很,一会儿觉得杜鹃是被人所害,一会儿又觉得是她守不住本心。孩子既然送走,说好了不再见面,都不该私底下去找。更何况,她还为了银子让孟成礼害人!

他只要想到杜鹃害人,就觉得心里一阵阵发寒。

回到镇上,柳纭娘将隔壁的院子买下,请人修整了一番,把孩子们安顿下来。她又花银子请了夫子教导他们读书。

书房有两间,男女分开。

不只是兄妹几人,村镇上所有的孩子交一部分束脩,都可以进来读书。

安顿好了孩子,柳纭娘自己也没闲着,开始学做生意。铺子还开到了城里。

忙了大半个月,又添了两间铺子,回到家里时孟成元带着弟弟妹妹迎上前,挨个背书。

这不是柳纭娘要求,而是他们自愿。吃过苦的孩子,很珍惜如今安宁的日子。

做生意还好,坐马车比较累人,柳纭娘翌日起晚了。

几个孩子已经去了隔壁,她刚起身,帮着做饭的大娘就进门,低声道:“外头有人找您,好像是廖家人。”

来的确实是廖家人,廖小草的兄弟姐妹都到了,拢共五人,坐下后先是寒暄了几句。廖大哥试探着道:“最近村里挺忙,我恍惚听说,你从县城里带回来了许多孩子?”

“是,我收养的,以后就是孟家孩子。”柳纭娘坦然道:“之前人丁单薄,就得孟成礼一个,结果养成了那样,心血和银钱都白费了。我这把年纪,万一再被背叛,可没有精力再来一回。孟家无后,对不起我公公婆婆。所以我就多养了些。那么多的孩子,不可能都没良心。”

廖大哥:“……”好像挺有道理。

他一脸不赞同:“你也没有多少银子,就算要养,也不应该养太多。还有,都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家中又不是没有多余的孩子。有点血缘,总比外人要靠得住些。”

廖二哥接话:“你二嫂生了四个孩子,你要是喜欢,我都送来给你做伴。”

“二哥开玩笑。”出声的是廖小蔷,她还是那副虚弱的模样:“五妹,你如今没有亲人,别与我们生份,本就是亲生兄妹,就跟互相扶持。我最小的女儿今年十岁,最是活泼可爱,你肯定喜欢。”

廖四哥也说自家的孩子不错:“之前在村里,自己就跟着长辈认识了几个字,读书很有天分。你把他接来,等他科举入仕,说不准还能做老封君。到时候,我也沾沾你的光。”

隔壁读书声朗朗,柳纭娘听着面前众人叽叽喳喳,忽然就笑了:“听你们这番话,我就觉得那些年和你们尽量减少来往是对的。”

廖小草和娘家来往不多,廖家人也没有这么热情主动上门,应该是因为孟家越来越落魄。且孟成礼是个病秧子,常年都要喝药,那就是个无底洞,多少银子都不够造。

走得近了,搞不好廖家还要贴补。

因此,两边都嫌弃对方,所以才有了柳纭娘来时的情形。廖小草躺在床上都要病死了,也不见廖家人出面拉她一把。

此话一出,众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廖大哥皱眉:“五妹,你忘了我当初去城里帮你请大夫的事了?”

“没忘。”柳纭娘似笑非笑:“我也没有忘记,那时候我给了你们一两银子。我有求于人,你们拿银子办事,已然两清。”

听到这话,廖大哥不客气道:“没良心,要不是因为你是我妹妹,春耕那么忙,我才不会跑去城里。”

“我又没有强迫你。”柳纭娘嘲讽道:“你若是不愿意,可以拒绝。我有那些银子,无论请谁,人家都愿意跑一趟。看在你是我哥哥的份上,我照顾你而已,还当我离了你们就不行?”

“你要记住,不是我欠了你们的情分,而是你们欠了我。”她眼神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大哥,二哥,三姐,四哥,当初我嫁入孟家,你们才有了银子说亲。还有五弟,你也得了我的好,孟家的聘礼也帮你造了新房,若不是如此,等着爹娘赚银子给你娶妻,你怕是要打光棍。”

这些是真正发生过的事,兄弟几人都觉得脸上发烧。

他们今日来此,确实是听说了廖小草收留了一大堆孩子,还让她他们读书的消息。村里想要供养一个孩子读书难如登天,这么好的事情,不留给自家人,反而把银子花在一群外人身上……廖家兄弟几人碰头一商量,立刻就找上了门。

就算廖小草不肯收,也要把孩子塞给夫子。

识得几个字,以后在村里和族里也能说上几句话。别的不说,逢年过节写对联,收到的蛋和肉就不是小数。

柳纭娘看出来了他们的想法,直言道:“我并没有拒绝村里的孩子来上课,你们若想要送,跟他们一样送上两斤面,孩子就能进。”

“当初我让你们帮我请大夫,你们都问我要银子。所以,想占我便宜,趁早收了心思。”

兄弟几人闻言,心里后悔得无以复加。那一两银子,他们几人根本就没有分到多少,早知道廖小草在意这个,当初就不收了!

几人见柳纭娘愈发不耐烦,怕她真的着恼不肯收自家孩子,纷纷告辞离去。

来的时候,他们都想把孩子送给廖小草,再不济也要塞给夫子,可说了半天,还是和村里的孩子一样要两斤面,那就不能送所有的孩子来了,到底送哪个不送哪个,还得回去商量。

廖小蔷留在了最后,她面色苍白,苦笑着道:“妹妹,我和几个哥哥不同。他们能当家做主,说送孩子来,没有人能阻止。甚至家里人还会主动帮忙,而我……我现在还跟婆婆一起住,别说送孩子读书,只回个娘家要的礼,都得问她拿。她又嫌弃我娘家兄弟太多,不可能拿太多礼物,除了逢年过节,我就没有回去过。拿的礼物也少,几个嫂嫂对我很不客气。你就可怜可怜我,收了我两个孩子,成么?”

廖小草对于聘礼之事,其实没那么在意,在她看来,双亲把她卖了个好价,也算偿还了这份生恩。至于银子花到了谁身上,她都不想管。因此,成亲这些年来,一开始还逢年过节送礼回娘家,后来孟家老两口不在之后,她干脆能省则省。

她不是不怨,但心里最不喜的,还是这个三姐。

当初孟家上门提亲时,廖家所有的孩子都已到了适龄,他们最开始提的是廖小蔷,夫妻两人善良,想着廖小蔷身子弱,去了孟家之后。他们能帮着请医问药……最要紧的是,自家的孩子都是个病人,娶了廖小蔷回去,也算相配,谁也不嫌弃谁。

可廖小蔷嫌弃,彼时孟青康眼瞅着就不成了,本就是冲喜而去。她不想进门就守寡。哪怕孟家再三保证不会亏待了儿媳,甚至还直言若是儿子不在,会准备一份嫁妆将儿媳发嫁,她也还是不愿意,甚至以死相逼。

她生下来就体弱,廖家老两口难免多关注几分,看她又哭又求,怕她加重病情,这才松口让廖小草嫁过去。

要说廖小草不怕守寡那是假话,她心底里,对这个三姐很是不喜。要不是嫁人后日子过得还行,她就真的不愿意和这三姐来往。

柳纭娘认真道:“兄弟姐妹之中,我最恨的就是你。”

廖小蔷哑然。

“我不想守寡,有什么错?”

柳纭娘嘲讽道:“是没有错。但是,你当时明明可以让爹娘拒绝这门亲事,可你最后是怎么说的?”

“让五妹嫁!你不想守寡,我就想么?”

当年真的是如此,廖小蔷从头到尾就没有提过要拒绝亲事。只说五妹身子好,能照顾好孟成礼。说到底,她是舍不得即将到手的好处,又不肯付出。

说了半天的话,柳纭娘有些口干,站起身逼过去:“如果想送孩子读书,直接去找夫子。从今往后,你少出现在我面前,否则,休怪我无情!”

当真一点情面都不讲,毫无姐妹情谊。不知怎的,廖小蔷突然想到了杜家姐妹的下场……纠缠太久,她会不会报复自己?,

这么一想,顿时就被吓着了,转身落荒而逃。

廖家人后来又上门纠缠几次,得不到丝毫好处,渐渐地便也放弃了。

后来她带着一群孩子搬去城里,离廖家更远。值得一提的是,再没有听到过李云生的消息,听人说,他在城内名声死臭,没有人敢请他医治。他搬去了乡下地方。

后来那些年里,柳纭娘的日子过得安宁,杨家兄妹几人心中不愤,但因为廖小草的名声越来越好,所有人都承她的恩情,说她是个好人。兄妹三人不敢有丝毫报复的想法。

柳纭娘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身边伴着那么多孩子,从来不觉得孤单。

十多年后,城里的人都知道廖氏小草,别看是女子,却是个很精明的生意人。城里人提及她,难免就会提及她手底下的十多个孩子,个个都是聪慧的,有两个参加科举,好些在她铺子里帮忙。最是孝顺不过。

几十年后,几人早已各自成亲,但孝顺的名声传得更广。每逢廖小草生辰,几人就会满城收罗珍贵之物送给母亲,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亲生母子,可这也生得太多了,询问过后,得知是养子女,不少人感动于这份母子情分,孟家母子之间情谊深厚,传为美谈。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11-1118:07:262021-11-1122:55: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whispe20瓶;等待5瓶;独怜幽草、小柠檬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