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孝顺”儿媳的婆婆 (完)三合一

杜父狠狠瞪着二女儿,磕头道:“大人,一切皆因杜苗苗而起,请大人按律处置。”

杜苗苗被吓着了:“我一开始真的是不敢说,后来是不能说,不是有意昧下银子的!”

柳纭娘满脸嘲讽:“可这银子你到今日都没拿出来,我还记得,当初孟成礼夫妻俩给我下毒的事情闹开,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杜鹃指使后,他们三人如丧家之犬一般无人收留,当时跑来找你,想问你拿五十两银离开镇上。你若是不想昧下银子,为何要拒绝?”

孟成礼满脸愤恨,在他看来,如果不是杜苗苗隐瞒,杜鹃拿到那么多银子,也不会把他送走,他也不会落到如今地步。

“对!你若是给了,我又怎会为了银子做错事?”他脸上的恨意毫不掩饰:“我和我娘的悲剧,都是你一手造成。你一副无辜模样做给谁看?”

语罢,他朝着姚老爷磕了一个头:“父亲,儿子知错。但这个女人害了我们母子,不能轻饶了她!”他仿佛看不见姚老爷黑下来的脸色一般,继续道:“当年我娘将我送养,应该也是她一手谋划,若我不去孟家,也不会跪在这里。”

于姚老爷来说,一个从出生就没有看到过的孩子,如今以十恶不赦的罪人姿态跪到公堂上,他能有什么感情?别说认亲,他甚至还巴不得这不是自己血脉,简直就是耻辱!

“当年我走的时候,你娘还没有身孕。你的亲生父亲到底是谁,也只有她知道。你别乱喊。”

孟成礼:“……”亲爹不认他!

说到抱养孩子,孟家这些年丝毫口风都没漏,连廖小草都不知道,知情人也就那几人。

这又是十几年前的事,除了杜苗苗之外,愣是没有人知道当初的内情。

“就是妹妹孩子落地,姚老爷肯定不要,我看到镇上的孟家没有孩子,那孟青康好几次都差点救不回来……便托人问了一问。刚好孟家愿意,只是说不能认亲,我就将孩子送了过去。”杜苗苗指天发誓:“我所说的话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

这话众人都不太信。

她对一百两银子绝口不提,一瞒就是近二十年,本身就是个满口谎言的人。

柳纭娘出声:“你主动问的?”

“是!”杜苗苗坦然答。

大人皱了皱眉,问:“当年你托的谁?”

“就镇上的周大娘,她是个热心人。”杜苗苗低下头:“她今年已七十,躺在床上两年了,大人可以去问。”

大人看了一眼衙差,立刻有人出去了。

“当初我们说好了的,孩子送出去后,我们绝对不会相认。”杜苗苗说到这里,看向了边上满脸是泪的杜鹃:“我不知道她怎么又找上了门。成礼在孟家过得很好……”

“不好!”孟成礼打断她:“至少我没有一百两银子花!”

杜苗苗沉默下来:“我真的是左右为难,不是有意欺瞒。”

谁信?

到了此刻,她都还没有拿银子出来的意思。

大人也厌烦她屡次强调此事,当即伸出了手:“既然你没打算白占银子,那银子应该还在,给我瞧瞧。”

姚老爷急忙出声:“当年我给的是银票,得到城里才能兑开。你若没有贪墨之意,银票应该还在。”

杜苗苗:“……”

她心里在银票丢了和周转不开借用两者之间盘算了一下,道:“我家做生意借用了一点,不过,已经补了回去。”说着,看向身侧男人:“你赶紧拿出来。”

不说公堂上的众人,就是外面围观的百姓也颇觉得无语。

这是她妹妹用贞洁换来的银子,说难听点,那就是如清倌人一般被人养了一段日子,名声尽毁。几乎被毁了一生,她可倒好,还拿来给了自己男人。

要说他们没有私心,谁信?

杜鹃的泪水一直不停的流,她狠狠瞪着杜苗苗,突然扑了过去,狠狠咬上她的喉咙。

杜苗苗尖叫不止,边上的衙差上前去拉,杜鹃却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咬得很紧,好不容易分开二人,杜苗苗脖子上都少了一大块肉,鲜血淋漓,格外骇人。

众人都有些被吓着,杜苗苗更是尖叫着要请大夫。

大夫已经被请来,正是李云生,从到了公堂上起,他就满脸寒霜,一退再退,恨不能推到外头去。

大人吩咐:“你过来瞧瞧。”

李云生木着一张脸上前:“皮外伤。”

杜苗苗哆嗦着问:“会不会留疤?”

“肉都少了一块,你说呢?”李云生也有些迁怒,要不是杜苗苗找的人不靠谱,他哪儿会被请到这里来?

杜苗苗尖叫一声,晕了过去。

接下来,大人又问及孟成礼何时母子相认,还有当初杜鹃上门让余梅花下毒时的情形。

发生了太多的事,余梅花脑中如浆糊一般。早在之前被关在大牢中时,她就被那样的情形吓得睡不着觉。后来看守和衙差不停地在她耳边念叨,如果坦白承认,大人会酌情从轻发落。若是胡搅蛮缠,还会罪加一等。

杜鹃中毒的事她已然脱不了身,给余梅花下毒这件事情李云生知情,连杜苗苗都知道,这么多人证,她已经认命。

当下再不隐瞒:“孟家母子搬到村里时,所有人都知道我夫君是抱养而来,都说他没有亲人。后来有一次我去镇上给他买药……他一年里,几乎每个月都要喝点药,那一次去镇上,碰到了我的三伯母,就是杜鹃。她问及成礼的病情,当时我以为就是普通邻居好奇,随口敷衍了几句。她却不依不饶,愣是追根究底,还说成礼吃用是不是不好……”她看向了杜鹃:“一个外人,非要纠结这些事,我当时觉得怪异。但也没有多想,又过了两日,成礼稍微好转,能下床了,却跑去了外头。当时我出去找人,看到两人站在一起说话,杜鹃还在抹泪,我就有所猜测。”

“再后来,就是杜鹃找上门让我下毒。她说,我婆婆和娘家不亲,婆家这边也没有亲近的亲戚。如果死了,不会有人追究她的死因。我从小被家里苛待,没见过那么多银子,当时就动了心。但一个外人跑了说这种话,我自然是不信的。然后,她就承认了自己的身份。还说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成礼。”

杜鹃默默流泪,她心头后悔得无以复加。

药是余梅花拿的,也是她熬的,夫妻俩故意灌醉了廖小草,将药冲了水放在了她手边。

“药是婆婆自己喝的,不是我们灌的。”

柳纭娘气笑了:“我要是没醉,会拿苦药当水喝?再说,我怎么可能想到就三人的家里还会有害人的玩意儿?”

毒害婆婆的事罪证确凿,余梅花和孟成礼两人如何辩解都不能脱罪。

其中也问到了李云生。

他一脸生无可恋,道:“我没想毒死人,让他们少喂一点,可他们不听!”他几乎是指天发誓,就怕大人不信:“我是为了传出自己的神医名头,怎么可能把人往死里害嘛,当时我怕他们洒了药,所以多配了一些,结果……”他拿出了契书:“对于此事,我已经加倍赔偿。廖小草都原谅我了的。”

大人拿着契书,斟酌许久,退堂。

这事情恶劣,很快传得满城风雨。姚家丢了大脸,姚夫人这一次同样全身而退。玉心已死,没有人指认她。

不过,就在所有人都在笑话姚家夫妻的“情深”时,有人将姚夫人告上公堂。

姚老爷在几年前酒醉后拉了一个弹琴的清倌人上床,将人欺辱之后,保证说会上门提亲,纳她为妾。没能等到粉轿,却等来了姚夫人,她当时给了二百两银。清倌人卖艺不卖身,受此羞辱,转头就上了吊。

当年她又多加了一笔银子,让那个姑娘的家人瞒下此事。

老妇人哭得厉害:“家道中落之前,我女儿当年也是大家闺秀。要不是为了供养弟弟读书,她也不会去弹琴。可恨姚家不止羞辱人,甚至还找将我儿子从书院赶了回来。”

姚家夫妻被抓入大牢,至此,上门告状的人更多。众人这才知道,夫妻情深的姚老爷私底下睡了好几个姑娘,而姚夫人用银子打发了她们,其中有俩都受不了屈辱。

自尽而亡。姚夫人被休,姚老爷被逐出族谱,彻底没了退路。两人都被判刑十多年。

孟成礼做的那些事太过恶劣,即刻问斩,余梅花也一样,二人倒是做到了同年同月同日死。杜鹃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彻底断了气。

其中杜苗苗算计妹妹,昧下其银子,害其苦等无望。后来又牵线让余梅花给婆婆下毒……桩桩件件罪名加起来,判监三十年。

她今年都四十岁,人到七十古来稀,能不能活到那时候都不一定,尤其还是在大牢中。她再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大的罪名。杨老爷得知她的罪名后,言家中容不下这么恶毒的妇人,当机就要写休书与其撇清关系。

杜苗苗傻了眼。

她还没咒骂,大人又来了,言当年的是杨老爷知情,并未阻拦妻子不说,这些年还帮其隐瞒。同样也有罪。

杜苗苗听说后,顿时哈哈大笑,杨老爷气不过,觉得自己都是被妻子拖累,扑上去就要打。

两人恨毒了对方,瞬间纠缠在一起。

回家的路上,余家人和杜家人都挺失落的,奔波了这一场,什么好处都没得,反而落了一个不会养孩子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