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诚法师左右四顾,不知道这半路杀出来的这俗家男子是谁,因他已老眼昏花,也看不甚清楚,因他穿着件青罗衣,遂问身侧的弟子:“这位可是位道友?”
法师以为这是个道友,来踢他的道场的。
弟子亦是摇头:“不认识。师傅接着讲经就好,不管他。”
致诚法师到底高僧大德,默了片刻,道:“所谓情存庙法顾,身心有泄倦。是说,但凡为人,都有慈悲之心,悲悯之情,都有想要伸手,拯救并超渡众生的愿望。但心或者存之,身却总会泄倦,以致于,大多数人蝇苟一世,连已都渡不得,更遑论渡人。
能渡已,便是证道,能渡人,更是大道。”
陈淮安转过身来,对着一众坐在庭院中正在听经的人们自我介绍起自己来:“小可不才,一年前领大理寺主事一职,彻查六部,梳理九卿六部职能,一年前那个满朝上下,人人闻之便咬牙切齿的陈至美,正是小可,陈淮安。”
要说,在座无论官家还是眷属,谁能不识陈淮安,但听他如此自吹自擂,毕竟首辅大人的儿子,诸人便有些看笑话的意味。
听他说话,所有人的目光,便在他与陈澈之间,来回不停的打量着。
陈淮安亦在打量陈澈,毕竟他这番,就是说给陈澈听的。
他这样说了,致诚法师总要应付一句:“陈公子新科及第就有如此作派,前途无量。”
陈淮安颇为脸大,得意洋洋道:“半年前,小可领了北直御史一职,赴河北赈灾督办,整个河北,虽说先是大旱,紧接着暴雨,而后又是瘟灾。但疫满城阙,无人枉死。这些,也皆是小可一人的功德。”
要说,儒家自古便讲,谦谦君子。要称君子,谦怀最重要。
像陈淮安这等办了点事便要大吹大擂的,非但算不上君子,便他果真有功,也得是别人来宣扬,岂能由自己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肆意为自己脸上贴金?
是以,此时人群中便已有隐隐的嫌弃的声音。
“赈灾非是一个人的事情,功劳只揽在自己身上,难道地方官,地方的百姓们都是吃闲饭的?”
“这人自吹自擂,好不要脸。”
致诚法师倒是因为这句话,果然大震:“原来竟是北直御史陈淮安,失敬失敬。贫僧听闻河北有灾,昼夜难安,也时时在关注河北的灾局。不得不说,您到河北,是朝廷之幸,苍生之幸。”
说着,法师站了起来,双掌合什,对着陈淮安遥遥一拜。
而他身后所有红衣的法师,青衣的僧人们,随着致诚法师这一拜,亦齐齐起身,对着陈淮安一拜。
“居然敢受致诚法师的拜,他的脸呢?”有人如是窃窃而言。
“好不要脸。”另一人断言。
“陈淮安这厮,脸可真是够大的。”又有人摇头叹气。
庭院之中,满是嫌弃之声。而陈澈坐在最中间,阳光照洒下,白皙的脸庞略泛潮红,显然已经气的快要跳起来打人了,但总算他忍功好,捏紧双拳,依旧默默的忍着。
等僧人们拜完了,陈淮安越发洋洋得意。
同时,于人前遥遥对着陈澈拜了一拜,话却是对致诚法师说的:“法师说人人都有渡已,渡人的心,这话显然是错的。据小可所知,这世间更多的,是嘴里念着阿弥陀佛,表面上虔诚恭敬,心地里却只有私仇,只有睚眦必报四个字的,虚伪而又利已的小人。
表面上心系家国,兢兢业业,凡作事,只为朝,为百姓着想。心里面却只有,我看不惯你,我就踩死你,踩死你……”
说着,他自己跺脚就踩了起来。
这简直是耍泼了。
你瞧他高高瘦瘦,面色黝黑,一件青罗袍微摆着,简直是,每个人都恨不能上去,捣他两拳。
而这番话明摆着,说的就是为首辅的,自己的父亲陈澈了。
旭亲王先就喝起彩来:“难得淮安如此率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