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第162章

大明武侯. 故筝 2450 字 3个月前

院试共有两场,第一场正试,试以两文一诗。</p>

文乃邹筑墨所长,诗乃道衍所长,陆长亭勉勉强强也算是集了两者所长。</p>

陆长亭俯首写字……所有杂绪都迅速从他脑子里被挤了出去。这也算是得益于他曾经学习风水时养成下来的良好习惯了。</p>

日头在不知不觉之中偏移了位置。</p>

仿佛也就是一低头,再一抬头的时光……正试便就此画上了尾声。</p>

因为埋头太久,当陆长亭从考场里走出来的时候,他陡然感觉到了一阵双眼刺痛和手臂酸软的感觉,再对上耀眼的日光,他便更是忍不住连连眯眼了。</p>

不过陆长亭那双眼哪怕是眯起来,也是极为好看的。</p>

那辆看似朴素的马车依旧等待在那里,陆长亭站定脚步,让眼睛先适应了一下光线,而后才朝着马车大步走了过去。</p>

待陆长亭上了马车后,才有个人从树后走了出来,遥遥看向马车远去的方向。</p>

正是杨清。</p>

杨清拧了拧眉,也不知那陆长亭方才的表现是当真胸有成竹,还是故作镇定……不过不管是哪种,总是不如他的……</p>

杨清别的本事没有,但他一身才学,的确令同窗嫉妒不已,若非如此,那些同窗也不会在得知他得罪了燕王府后,便那般嘲笑讥讽,个个都在心头看笑话了。</p>

杨清嫉妒陆长亭,那些人也正是嫉妒杨清。</p>

若是此时杨清能窥见燕王府马车内的情景,怕是更会压抑不住心底的嫉妒之心。</p>

陆长亭上了马车后,便被一双手揽了过去,若非对方身上的味道太过熟悉,熟悉到已然刻入骨子里的地步,陆长亭怕是已经条件反射之下,将对方痛揍两拳了。</p>

陆长亭绷紧的肌肉,顷刻间便放松了下来,骤然放松造成的结果便是他直接躺倒在了朱棣的怀中。</p>

一直紧绷着的手臂肌肉,还有紧绷住的精神,也都跟着放松了下来,陆长亭缓缓吐出一口气,竟是觉得朱棣的怀抱令他觉得舒服极了。</p>

朱棣并未问他答得如何,只是抬手为陆长亭整了整领口、袖口,笑道:“怎的连墨点都沾上了?”</p>

陆长亭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些,他振了振袖口道:“无事。”</p>

朱棣虽然没有问及院试的事,但他却说起了别的东西,也与科举文人有关。</p>

“从前不知朝中文官如何,如今因着长亭之故,方才又加以了解。”朱棣说到这里目光微冷,“我大明举人多有通杂学者,术数、地理、天文,乃至一些奇技淫巧……都多有精通。并非因为精通杂学,便降低了身份。那李妃单单以长亭擅风水,便就此断定长亭乃是没有前途之人,实乃愚蠢短视之见!”</p>

其实陆长亭都不大记得那李妃了。</p>

李妃当初对他自尊的抨击的确是不小,但更多的是让他对未来产生了危机感——若不想受人拿捏,便要做那能拿捏别人之人。</p>

尤其是在同朱棣捅破那层窗户纸在一起之后,这种危机感就越发浓重了,想要建功立业的想法也就变得越来越迫切了。</p>

陆长亭没打算将这些心思说与朱棣听,此时听见了朱棣的宽慰鼓励之言,陆长亭还很是受用地笑了笑,道:“如四哥所言这般,我这个做风水师的去考科举做官,倒也不稀奇了。”</p>

朱棣见陆长亭对此再无芥蒂,心底也觉得高兴许多,他是半点不愿见到因那李妃而让长亭心中哽刺的。</p>

“倒也是稀奇的,毕竟世间如长亭这般年少大智之人是极为稀少的。”朱棣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p>

陆长亭笑了笑,心底却是有些忽视不去的甜味儿泛开来了。从前朱家兄弟就从来不吝于夸赞他,但是此时听来自然又不一样。陆长亭不自觉地摩挲了一下小指,低声道:“大明出色之人极多,我哪里能及?”</p>

朱棣抬手笼住了陆长亭的脸:“何须与他们比?正是长亭也出色,我才会心忧旁人与我抢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