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8章 绝世重宝

鉴宝狂少 胖爷 1592 字 1个月前

当时工匠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甚至有些窑口的匠师,能够根据空气湿度来判断青花发色的深浅和成色。

这一点,就连现代科学都无法做到。

所以,康熙的青花,是所有朝代中,最出类拔萃的存在。

无论样式还是成色,都盖世绝伦。

有人会说,不是元青花最值钱吗?

没错!

但这两点不能混淆视听。

元青花价值高,是因为存世量稀少,还有一点是器型普遍偏大。

但若论制作工艺,跟康熙青花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而到了乾隆年间,又把粉彩工艺做到了巅峰。

至于珐琅彩,则是雍正年代为最佳。

当时,雍正皇帝对珐琅彩瓷器的生产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并提出颇为严格的要求。

雍正元年,随着宫廷造办处人员的扩充,以及在雍正帝最信赖的怡亲王的主持下,珐琅彩瓷器的生产在造办处珐琅作积极展开。

但从清代档案记载看,雍正六年以前珐琅彩瓷器的生产进展缓慢,雍正帝对此也不甚满意。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珐琅彩料需依赖西洋进口,数量有限,必须谨慎使用,不得有误损所致。

雍正六年以后,在雍正皇帝的直接干预下,随着造办处自炼珐琅料的成功,和愈来愈多的宫廷书画家参与珐琅彩瓷器的绘画和写字,珐琅彩瓷器的生产遂取得较快发展。

造办处自炼珐琅料的成功,不仅摆脱了珐琅彩瓷器生产因依靠进口料而可能产生的捉襟见肘的窘态,而且新增加的彩色品种亦可使画珐琅人在表现物像时更加得心应手。

这是珐琅彩工艺在清代的一次飞跃性的进步。

雍正珐琅彩瓷器在图案装饰方面,一改康熙珐琅彩只绘花卉,有花无鸟的单调局面,大量出现描绘院画风格的花鸟、花卉、竹石、山水等图案。

画面空白处题以书法极精、内容文雅的相应诗句。

而且诗文的引首都有一方朱文闲章,句末则有或两方皆朱文、或上为白文下为朱文的闲章。

雍正珐琅彩瓷器真正成为制瓷工艺与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珍品。

雍正珐琅彩一直被认为是清宫秘瓷中的极品,无论是在各大市场,都是极难出现。

雍正七年春,雍正爷游赏畅春园,走到杏树林有感而发,想到了杏林春燕这个题材。

杏林春燕在民间的寓意之一是登高及第、富贵吉祥。

这是因为古代天子宴飨及第进士时,正值杏花开放的二月,此时双燕齐舞,燕亦谐「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