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冻顶乌龙

鉴宝狂少 胖爷 1280 字 3个月前

接下来是“咸丰九年封。”

“咸丰十年封”

十个纸包封条上记录的全都是年份,而且没有重样的,从咸丰八年到同治年都有。

观众席上的人们闻不到茶香,不明白纸包里装的是什么。

但台上的孔繁龙众人可不淡定了。

刘佩文手持话筒自豪的说道。

“众所周知,宝岛十大名茶排名第一的是冻顶乌龙。”

“但有好多人不明白冻顶乌龙的起源是什么。”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简短的介绍一下。”

“咸丰五年,宝岛鹿谷乡,有一位叫林凤池的人前往福建应试,结果高中举人。”

“林凤池返乡的时候,从武夷山带回来三十六株青心乌龙茶苗,种在麒麟谭冻顶山上,这就是冻顶乌龙的由来。”

“两年后开始采摘制茶,林凤池发现,种在南坡的十二株茶苗,不但涨势比其他二十四株要好很多,味道也别具一格。”

“经过半年的仔细观察,林凤池发现,这十二株茶苗的位置,刚好在冻顶山的入风口。”

“不但通风条件良好,光照充足,而且早晚还能吸收麒麟谭的雾气。”

“这就是口味独特的原因。”

“从那以后,这十二株茶苗被重点照顾。”

“这就是冻顶乌龙的十二株母树。”

“十二株母树产量有限,价格极其昂贵,供不应求。”

“即便是这样,林凤池也坚持每年存起来一包成品茶留作纪念。”

“渐渐的,每年存起来一包茶,就成了林家的传统。”

“这个传统坚持了一百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林家后人移民,将茶园售出为止。”

“2000年,港岛苏富比秋拍上,曾经出现了两包母树存茶。”

“年份分别是民国十一年和民国十二年。”

“这两包乌龙茶,每包净重两百克,一共拍出了两千一百三十万的高价。”

“随后几年,母树存茶价格飞升。”

“12年,方世南先生在港岛收藏家顾永权先生手中,收了一包54年的母树存茶。”

“当时那一包的成交价是两千两百万。”

“这一点,我相信孔老和各位裁判应该都清楚。”

“而且方世南方老就在现场,大家要是不信,可以跟方老求证。”

“我这箱子里,全都是冻顶山母树存茶,而且是从咸丰八年到光绪二十五年的第一批存茶。”

“这批茶叶一共三十包,每包净重两百克,请裁判鉴赏估价。”

“妈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