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国际纵队3

欧洲在中世纪这几百年时间里一直都是分封制。比方说法国它有个国王,但国王单个人是没能力,也没权力能管整个国家。因此底下还有一大堆的行省或者州,而每个行省都有一个大贵族来管。而大贵族还得需要一些小贵族或者骑士来帮自己细化管理,因此也会还需往下册封。而此时国王和小贵族-骑士之间没有从属关系,骑士大爷只认贵族老爷。

那既然封地那么多,那么贵族老爷们出去溜达的时候总得有个名分。而von这个词直接按照意思来翻译就是“来自”。

总的来说,德语系国家的贵族名字里头带冯是一种欧洲传统习惯。恰好德国统一是由普鲁士推动的,而普鲁士那群容克贵族又是普鲁士统一德国的支柱力量,所以到一二战时期,德国的不少将领都来自于容克世家,名字里头带冯成了个普遍现象。

眼前这小子名字中带冯,虽然进入现代社会;德国已经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贵族。但是他们的势力,依旧不容小视。

而且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他的姓氏——科万特;在德国绝对是一个低调的富豪家族。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背后都是这个家族在控股。

今年德国富豪排名榜前30名里,科万特家族的成员占有4席。其中,名列第六的苏珊娜-克拉腾是现时德国最富有的女人。这一风光无限的科万特家族的发家史,可以说与德国的近现代历史息息相关,其最初可以追溯到当时位于德国东部勃兰登堡州的小城普利茨崴的一家布巾厂。

工厂厂主艾米尔-科万特开办的这家布巾厂专业为德国皇家海军生产制服披巾。到了19世纪末,科万特家族已经不是一般的小康之家了。而艾米尔的儿子君特尔-科万特更显示出远远超出他父亲的企业家天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君特尔买下了一家生产电池的Afa康采恩,向全世界军火工业供货。随后,他又买下了一系列德国军备、军火工厂。在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期间,科万特家的军工厂属于德国军队最重要的军火供应商之列。

在战后的德国经济腾飞年代,君特尔-科万特本人和他的2个儿子赫尔伯特和哈拉尔特抓住当时随着购买力的迅速恢复上升,德国汽车工业正处于直线腾飞的好时机,把更多精力和财力投向汽车工业。

科万特家族的第三代传人赫尔伯特·科万特最大的手笔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买下了当时并不景气的巴伐利亚汽车厂;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宝马汽车50%多的股票。这一行动当时遭到了家族成员和经理们的强烈反对。但是,赫尔伯特对反对意见置之不理,坚持自己的企业发展思路。在经过赫尔伯特的重新整顿后,一个濒临倒闭的汽车制造厂很快就重新走上了成功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