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铁锅炖大鹅

老头出门来,小跑着向赵军迎来,边跑边说:“赵小子,我这天天搁当院等你,你总算是来了。”

“慢点,慢点。”赵军忙上前扶住老头,可是怕可磕着碰着。

“没事,我身子骨硬着呢。”老陶头扒开赵军的手,虽嘴里说着不服老的话。可他虽然是对赵军说话,但却把目光转向了李宝玉。

这时,他的脚步也停了下来,转头看了一眼赵军,又转回头上下打量着李宝玉,口中喃喃道:“这好像不是那天打黑瞎子那个人呢?”

“咋不是,就是他。”赵军知道老头说的是谁,但就是跟老陶头打马虎眼。其实今天早晨俩人领狗出来的时候,还看见出门倒便盆的张援民了呢。

但前几天好不容易给这位大侠整回家了,赵军可不敢再领他出来了。

“你可别糊弄我。”陶福林指着李宝玉,对赵军说:“上次那人,都没这小伙子一半儿高。”

“哈哈……”李宝玉一听,瞬间开怀大笑。

赵军也笑了,对老陶头说:“老爷子,你说的也太邪乎了。”

人呐,一看见特别高的人,就容易描述的很夸张,李宝玉一米九的个子,在这年头就很难得了。

“走,进院!”这时,老陶头突然想起不能在院外寒暄,忙把二人往院子里招呼。

三人进院还好说,而那五条狗一进院子,院里的大白鹅瞬间就老实了,把翅膀一拢就往后院跑了。

这时,老陶头也不管大白鹅了,一指西墙边一溜低矮棚子,对二人:“俩小子,你们把狗拴那边棚子里,那里头有麻袋,铺那板子上。”

说完,老头撂下二人,就往房前跑。到门前,他拽开门就冲里面喊:“闺女啊,快点儿,家来戚啦。”

“谁来了?”话音刚落,一个高大粗壮的东北妇女风风火火地就出来了。

她就是老头的二儿媳妇李云香。

陶福林冲李云香一摆手,随即一边指着赵军,一边往赵军身前走,并道:“这就是我跟你说那个,打猎的赵小子。”

“哎呀!”李云香闻言,忙把手在围裙上反复擦了两下,才快步走到赵军面前,一把就拉住了赵军的手,道:“小伙子,我可得谢谢你啊!”

“婶儿,不用……”

“不用不行啊!”李云香道:“你都不知道那天把我们急啥样啊,要不是你把我爸救回来,那我就得上吊了。”

“不至于,不至于。”赵军见状,忙转移话题,指着身旁李宝玉,对李云香说:“婶儿,这是我兄弟宝玉,李宝玉。”

“婶儿。”李宝玉上前,点头叫了李云香一声。

“哎……”李云香刚答应,抬头再一看李宝玉,不由得惊叹道:“这孩子咋长这么高呢?”

“八成是家里吃的好。”老陶头在旁嘀咕一声。

“行了,快别在外头说了,进屋,进屋。”李云香侧过身,伸展着胳膊,招呼赵军、李宝玉进屋。

刚进到屋里,赵军便从挎兜子掏出两瓶黄桃罐头,一边往炕桌上放,一边对陶福林说:“老爷子,我这次来也没给你拿啥,就给你买两瓶罐头。都说桃养人,你老好好在家,别总往山里跑了。”

赵军前面的话,陶福林听得很受用,脸上笑么滋的,可说到后来,一听不让他跑山了,老陶头子顿时把脸一板,道:“那可不……”

老陶头不爱听的话,李云香可太爱听了,只见她上前一步,打断陶福林的话,对赵军说:“这孩子说的真好,就是下回来,可别花钱买这东西了哈。你哥俩先在屋歇一会儿,婶儿给你们拿吃的。”

说完,李云香去外出,端水沏茶、洗苹果、拿瓜子,还拿出两个黄纸包,都摆在炕桌上。

赵军和李宝玉是客,李云香怕他们不好意思,不会自己动手,于是就亲自把那黄油纸包打开,将里面的炉果、长白糕都露了出来。

炉果,倒是常见,可那长白糕就很少有人能整着了。

“孩子,你俩先垫吧点儿。”李云香退后一步,一指桌上吃喝,对赵军、李宝玉说:“婶儿这就给你们做饭。”

“闺女啊。”这时,老陶头子开口道:“这眼瞅中午了,你给俩孩子整点吃的呀?”

“啊?”李云香一愣,有点没明白陶福林的话。

陶福林看着李云香说:“人家孩子来咱家,头一回端饭碗,你可得给整点硬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