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蛛丝马迹

慕容复等人在巴天石的带领下赶到时,已经是下午。

死者名叫赵老四,三十来岁,巴蜀人士,往来于各地,做些茶叶、香料生意。

一间小小的店面,没什么特别的·,此时柜台什么的已经撤掉,整个屋子被改成了灵堂,遗体就停在堂屋中央。

因为死者是外地人,在苏州没有什么亲眷,只有发妻和一个十三四岁的儿子跟在身边。前来吊唁的除了一些相熟的街坊邻居就没别的人的,所以整个灵堂显得十分冷清,只有一个妇人领着一个半大孩子跪在灵堂前,更添了几分悲凉的感觉。

门开着,巴天石轻叩门扉,示意有人到访,屋内的人闻声立刻起身看向门口,那妇人整理衣裙,擦一擦眼泪,迎上五人,福了一福,那孩子跟在后面给众人见礼。

巴天石开口道:“这位是我家少东家,李公子,平日里和赵老板有些生意往来,听闻赵老板不幸过世,特意带了几位相熟的高僧前来吊唁。”

按照事先说好的,慕容复扮作一名生意人,巴天石扮作慕容复的仆从,为了避免麻烦,两人还稍微易容了下,让自己看起来更符合身份。保定帝三人则不做改变,仍然以原先僧侣的身份出现。

那妇人见所谓的李公子主仆二人虽衣着寻常,然而举手投足间自有一分说不出的气度,而二人身后的三名僧人都是约莫五六十岁上下的年纪,皆口诵佛经,面目慈悲,一看便是有道高僧。

虽然此前从未见过几人,然见众人如此形貌,当即也就对巴天石的说辞信了七八分,于是连忙请众人进屋。

几人在死者灵堂前一一祭拜过,三位本字辈高僧在灵堂前念起经文来。

赵老四平素小本经营,勉强养家,突然去世,让整个家庭一下子陷入了拮据,故而整个葬礼都办的十分简陋,也没有和尚道士来为亡者做法事,故而慕容复领着三位高僧前来祭奠亡者也算是做了一份好事。

一番攀谈之后,慕容复问道:“听闻赵兄凶讯,在下大感意外,平日里在下与赵兄相交,未曾听闻赵兄有何疾病,不知赵兄因何原因去世?”

那妇人哭泣道:“多谢公子挂怀,老四他,唉,他平日里也没个灾没个病,看着挺好一人,谁知道,突然就......留下咱娘儿俩,日后可怎么活啊!”

话还没说完,妇人已经泣不成声。

慕容复与段正明交换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肯定之意,确信这妇人没有在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