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剪除一切不安分的爪牙

长安好 非10 2377 字 3个月前

“忘本之贼,欲图独占自身所不匹配之大宝,便必有杀身灾殃。”

那少女说话间,已然翻身上马。

经译官磕磕绊绊地转述后,明孝天皇的面色愈发忐忑。

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水,立即跟上。

常岁宁随身带着以荠菜和何武虎为首的两千亲兵入了城,白鸿和元祥,则带兵分布在周围,一个负责岛陆,一个负责水上,和东罗军一起,严密监视把控着倭军动向。

这代表着,如若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常岁宁对倭国的态度稍有不满,盛军与东罗军即可随时动兵。

金承远与常岁宁一同去了平城京,明孝天皇拿出最谦卑的姿态,给予了最高程度的礼待。

天黑前,明孝天皇与众臣带着常岁宁要的名单,前来求见。

那些主战的官员,及各家族主事之人,皆已随同到场,此刻无不满脸惭愧。

参与了战事的倭军将领名单也很详细,其上十中之九皆已战亡。余下的少数人,在那支自润州败逃而去的倭军当中。

彼时,那支败军在溃散的过程中分为了两支,其一支返回了倭国,但并非藤原麻吕当初推测的以石本武彦为首的那一支,而是藤原麻吕的部下。

此刻,这一支两万余人的队伍中的大小将领,皆被带了过来。

相反,石本武彦的那支万人队伍,反而迟迟不见归讯。

这一点,常岁宁亦是此时从明孝天皇口中才得知,因为他交不出来那支队伍里的人,故而不敢隐瞒。

常岁宁心中升起不妙预感。

在追击藤原麻吕的过程中,她亦让人探查过那支败军的去向,得到的结果是向倭国方向撤回了,没想到,回倭国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可是她分明让人反复清查了从江都往西的大部分海域,并警示各州严加探查,这些时日他们固然扑杀了一些散落的小队伍,但却并未发现这支万人队伍的踪迹。

“我等屡屡传信召回石本武彦,但一直未得其踪迹,或是已被冬日海上风浪吞没……”有倭国官员给出了足够友善的推测。

常岁宁却很难就此掉以轻心,她微抬眼,看向荠菜。

荠菜立刻会意,转身离开此处,交待手下之人,将此事立即传讯回去,并继续扩大海上探查范围,务必找出那队以石本武彦为首的倭军踪迹。

明孝天皇见状也连连向常岁宁保证,定会早日查明这支队伍的去向,给出一个明确交代。

常岁宁不置可否,看向那些被带来的人。

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在这场伐盛的战事中占据了分量。

见她看来,在明孝天皇的呵斥下,那些人纷纷下跪赔罪。

常岁宁面上没有丝毫动容,她眼前闪过的,是伤亡册上的将士面庞,以及一旦让倭军攻入江都后,她将看到的残酷景象——

她不是来听这些人赔罪哭诉悔意的。

坐在上首的常岁宁,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明孝天皇,给出他两个选择:“不知天皇大人是想自行处置这些罪犯,还是交由我手下之人动手?”

明孝天皇脸上闪过短暂的惊惧之色。

她竟是要将这些人……全部杀掉?

这里面有他倭国各大家族的主事者,更有许多得力官员……且那些将官,若也全部杀掉,他倭国还何来武将可用?

常岁宁似领会了他这一瞬的迟疑,语气平静地道:“待此事了结后,我方可试着听一听天皇的求和之意。”

言下之意,在此之前,她不会考虑求和之事。

难道只凭这些人跪下磕几个头,流几滴泪,一切就能一笔勾销吗?

当然不行。

她要倭国百倍偿还,并要剪除他们一切不安分的爪牙。

明孝天皇颤声应下。

他自然不敢让常岁宁的人动手,他怕盛军一旦动手,轻易停不下来。

但那些人,尤其是贵族家主,根本不可能甘愿受死。

他们很快反抗起来,甚至是直言叱骂,一改方才悔恨交加的脸色。

悔恨只是他们求生的手段,流泪认错固然可以,但要他们为此付出性命来忏悔,那就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