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不然您抽空上个身?

长安好 非10 2325 字 3个月前

孟列很配合地展开双臂,常岁宁见状也未曾阻止,因为她了解孟列,孟列也了解她,这是军中,她不必为了凸显对孟列的重视,而特意去坏自己定下的规矩,让负责的士兵停下履行职责的正确举动。

当一项严苛的军令,轻而易举地便出现特例时,会大大折杀它的威信度,也不利于士兵服从军令的意识养成。

查验完毕后,士兵即放了行。

孟列上前,端正地向常岁宁施礼:“女郎。”

阿点昨夜“教给”他许多称呼,最后还让他挑一个喜欢的,他最终挑了这个称呼,听起来好像和楚行他们一样,都属于常家的家仆部属。

一旁的唐醒稍有些疑惑地动了动眉毛。

昨夜天黑,他未能看清孟列的面容,此时一见……

他是个浪子,喜好四处游荡,自然也去过京师这等繁荣地,而去了繁荣地,自然要去当地生意最红火的酒楼……

东家与掌柜不同,不常在人前露面,但他那日去时,恰好见到了登泰楼的那位东家一面。

但当时客人很多,对方并不算真正意义上见过他——文学

此刻,常岁宁笑着从石头上跳了下来,抬手从中介绍道:“这是唐醒,字休困,五台山奇人。”

孟列便看向唐醒,拱了拱手。

常岁宁又向唐醒介绍道:“这位是京中故人,家中做些小生意,姓蒙。”

唐醒笑着抬手:“幸会幸会。”

随着接下来的闲谈,唐醒很快确定,此人就是京中登泰楼的东家,虽然看起来老得快了些,但他阅人无数,应当不会认错。

对刺史大人口中的“小生意”之说,唐醒不觉有异,这般身家的富商在乱世中出行,低调遮掩些是人之常情。

让唐醒真正觉得新奇的是,这般人物怎会亲自冒险前来江都,且此人待常刺史的态度异常恭敬,在唐醒看来,这种恭敬并非是商贾对为官者的讨好,而更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遵从。

这就很奇怪了。

奇怪二字,奇字在前,越是如此,生***追随新奇之事的唐醒越是觉得,这位常刺史身上值得探究的奇处太多。

此次他跟随对方出海巡查,亲眼看着这位年仅十七的女郎指挥调度着一切。

漂亮的少女,危机四伏的诡谲海面,然而从容掌控着一切的却是前者,此种反差带来的冲击之感,是难以言喻的。

这世上之人,皆是越接触,越熟悉。但她恰恰相反,越是了解的多,越叫人觉得只是在管中窥豹而已。

这是唐醒在其他人身上从未看到过的。

他原本想,待在军中呆腻了便离开,但现如今他却被这样一种无形的吸引力绊住了。

常岁宁带着孟列在海边说着话,站得累了,便就地坐下来,面向宽阔的海面,望着倭岛的方向。

阿点带着阿澈他们,乘一艘小船,网了一些鱼虾回来,说要生火烤着吃。

他们处理鱼虾时,孟列提醒阿点,当心别被扎破了手。

阿点扭脸对他道:“孟叔,不会的,鱼刺扎不到我的手,也扎不到我的嗓子!你忘了吗,我吃鱼很厉害的,我很擅长吐刺,吃鱼的时候,我的嘴巴里有十多个带刀护卫站岗呢!”

小端惊叹:“哇,阿点将军好大的嘴巴,都能在里面练兵了!”

小午:“练的还是海战呢!”

阿澈:“……”看来大家的嘴巴用途都很广。

听着孩子们唧唧咋咋的说话声,常岁宁坐在海滩上,将手撑在身侧

,呼吸着咸湿的海风,短暂的放松之余,又觉得有些遗憾——要是无绝也在就好了。

接下来与倭寇的对战,不会只停留在这些时日的小冲突之上,几场激烈的大冲突无可避免,一旦战事进入胶着状态,她身为主帅,必然要将全部精力放在战局上。

不知道在那之前,她能不能先将无绝找回来,安置好。

这假和尚,到底跑哪里去了?

随着天色暗下来,江都城刺史府的大门被合上,门房将今日接到的信,统一交了上去。

书信被送到外书房中,姚冉和骆泽一起归分之时,其中一封来信,引起了姚冉的注意。

和许多私人书信一样,那张信封之上同样写有“常刺史亲启”的字样,但在下方,又描有一个代表着道教的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