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1崔3金鸡

长安好 非10 2336 字 3个月前

但王长史不同,他此刻远远地瞧见那些刺眼的箱子,激动得双眼放光……他就说是贵客嘛!让人帮忙搬抬时,他便猜到里头是钱了!

“那……女郎,咱们的银子还够使吗?”喜儿眼巴巴地问。

“常妹妹,若你手上不宽裕,不如我让人送信回宣州,再向母亲……”

如此换算,岂非一只崔大都督,等同三只蒋金鸡,且还有得富余?

李潼话未说完,便见常岁宁收起那明细单子,笑着摇了头:“不必了,李潼阿姊。现如今还是够用的,待实在没银子可使了,再向大长公主殿下张口不迟。”

宣安大长公主已帮了她许多了,尤其是在帮扶江都恢复商业之上,她以刺史府的名义给大长公主已打下一箩筐欠条了,不好再因私人建学馆的需要去借钱了。

老常早年累下的百万余贯家财,听来是个大数目,若放在京师吃吃喝喝,一家子几辈子也是吃不完的,可出了京师,被她这么几番折腾,就显得不经用了。

那样健康的关系,才是她真正需要的。

这句话是他编的,大都督什么都没说,只让他取钱送来,但送都送了,他好歹得帮大都督多说两句好话吧。

没法子,宣安大长公主是她的头号债主,李潼又帮她这般忙里忙外,她若连脸都不许人捏一下,那也太没欠债的自觉了。

里头根本不是银子,全是金子!

一两金等同十两银,一两银为一贯钱……如此一来,同箱子的数目便对得上了!

李潼看着那在午后的阳光下分外刺眼的金灿之物,一时只觉惊讶万分,她原先只当是数十万贯钱,感慨这位崔大都督倒也阔绰,可眼下才知分明是数百万贯……

常岁宁点点头:“放心,暂时够用,之后我来想办法。”

马车很快在刺史府外停下,见得从车内走下来的少女,守卫连忙行礼。

虞副将话至此处,不禁暗忖——纵是元祥在场,必然也要为他那看似漫不经心的口误,而感到惊艳吧?

这是她这些时日带人在江都城中各大作坊的走访中所得。

人家升官都是发财,可自女郎来了江都后,净花钱了。

坐上马车,顺利出了江都城的那一刻,潘公公一颗心才算彻底放回了肚子里,拿帕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颇有劫后余生之感……这江都,除非之后另换新刺史,否则他再不想来第二趟了!

李潼抿嘴一笑,在心里道——你才不知道呢。

“路上也不得片刻清闲,瞧把我常妹妹都累成什么样了。”李潼有些心疼地叹气,伸出手指轻点了点常岁宁眼下的淡淡青黑。

李潼认可地点头:“常妹妹这话不假,这几日我在附近走动,得闲时同这沈三猫也打了几回照面,此人的确是个持家好手,且浑身上下都生着眼睛呢,哪个工匠偷懒躲闲都瞒不过他。”

李潼则是刚巧在学馆附近办事,听护卫说常刺史来了,便去寻了常岁宁,待常岁宁在沈三猫的陪同下四处查看罢,几人便一同回刺史府去。

要建成此类学馆,不是只拉一道院墙就可以的。

常岁宁有些愕然,所以……这一口口箱子里装着的都是银子?

李潼也看过去,在心中“啧”了声,她对银钱历来敏锐,这么多口箱子,粗略一观,数十万两银至少是有的。这位崔大都督已遭了崔家除族,出手竟还这般阔绰。

此处书院因是常岁宁私建,故所用人力,也非服役之人,皆是真银白银花钱雇佣而来的,不怪沈三猫盯得紧。

三百六十七万贯……

她看着手中字条上那称得上随意的笔迹。

“三十三万贯钱……不多了。”常岁宁叹道:“也就是三猫来办了,若换作其他人,花费怕是还要多上至少三成。”

送走了潘公公一行人后,常岁宁顺便带上为誊抄藏书之事操劳到最后的姚冉,去看了兴建中的学馆。

“我等此番是领了军令来的,若常刺史不收,在下实在没办法同大都督交代!”

早在汴水一战,她追击斩杀徐正业时,便在崔璟身边见到过这位玄策军中的副将,之后在汴州,荥阳,又多次碰面,也算得上熟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