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若无明主,我为明主

长安好 非10 2383 字 3个月前

大军动身的前夕,近日忙得脱不开身的常岁宁,依旧亲自来了军中相送,为一众一同出生入死过的将士们践行。

常岁宁刚与江都官员们议完事,便带着何武虎等人骑马赶了过来,身上穿的还是官袍,只是摘下了官帽,浓密的发髻只以一支白玉簪挽在头顶。

听闻宁远将军前来,营中将士们大多激动惊喜。

相较于民间百姓对常岁宁那些神乎其神的事迹追捧,他们对常岁宁的推崇,要来得更加扎实牢固。

宁远将军的事迹,距寻常百姓很远,但离他们很近。

此前他们跟随李逸之时,战事进展不利,军心消沉,被迫内斗,是这位横空出现在常大将军身侧的少年女郎,扭转整合了局面。

而后便是整肃军纪,改换练兵之法,又带着他们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乃至在极短的时间内布局截杀徐正业,取得大捷。

这些不是传说,是真实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

他们能得以平安归京领赏,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宁远将军。

此刻,无数目光堆砌之下,让那个绯袍女郎在这本该以男子为尊的沙场之上,立于了有别于常人的崇高之处。

常岁宁带来了那几坛御赐的风知酿。

江南能够平定也好,她的显赫功业也罢,皆非她一人所建,而是众将士们共同交付血肉性命博来的结果。

她拎起一坛酒,拔下酒塞,先敬了战死的同袍亡魂。

泼天的酒香在灼灼晚霞中翻涌着,卷着晚风,于这天地之间,冲开了一条慰藉亡灵的远途。

常岁宁拎着空了的酒坛,与肖旻一同望向远处天际。

余下的五坛酒,常岁宁令人倒入了井中,军中将士,无分高低上下,皆共饮此井水。

井水冰凉甘甜,入口酒香仍存,前路迢迢,再见之期未定,而他们将永远铭记这碗践行酒。

放下酒碗之时,有许多将士忍不住红了眼眶。

此情此景下,常岁宁也破例饮下了这碗酒。

喜儿心中忐忑,虽说此酒是混进了井水中,厨娘炖鱼时放的都比这多,但女郎的酒量浅到骇人听闻,由不得她不怕。

为稳妥起先,喜儿又去舀了碗热汤来,试图再为自家女郎冲淡一下。

然而热汤舀了回来,一转眼便不见了自家女郎,喜儿一路打听着,寻过去,一眼便瞧见了自家女郎拎着长刀,已和肖主帅打了起来!

喜儿手中一抖,汤碗“啪”地一下砸落,赶忙奔上前去,急忙问围在一旁的阿澈和何武虎:“……你们怎都不拦着女郎!”

“拦啥呀!”何武虎的视线紧紧盯着那正过招的二人,目不暇接地道:“将军这是和肖将军切磋刀法呢!”

喜儿闻言这才稍放松一二,又不禁思索,所以……女郎但凡喝了酒,甭管真假,必须得与人打一架吗?

此前,就徐正业是否会前往洛阳之事,常岁宁曾与肖旻打赌,肖旻彼时道,若他赌赢,便请常岁宁为他指点刀法。

结果自然是肖旻输了。

幸而这刀法,到底是指点上了。

收刀之际,肖旻已是大汗淋漓,然而目色通透,已有了悟之色。

常岁宁面上也挂着汗珠,将刀丢给阿澈,接过喜儿递来的帕子擦汗,倒觉得那晕乎之感散去了不少……嗯,酒量见长。

肖旻抬手与常岁宁抱拳,面上笑容痛快舒畅。

常岁宁含笑还他一礼,不远处已燃起了一堆堆篝火。

热风过耳,二人立在喧嚣之外,于这临别之际长谈许久。

肖旻再三与常岁宁道了谢,并拿掏心窝的语气说道:“……现如今外面风言风语无数,那些疑心将军有异心之言,简直是无稽之谈!”

昔日练兵也好,指点他及部将也罢,宁远将军都从不藏私,如此不吝于为朝廷培养将才良兵之人,何来异心?

面对如此信任,常岁宁默然了一下,而后心安理得地点头,拿手中的水壶,碰了碰肖旻手里的酒袋。

篝火燃得正盛之时,随着一声轰鸣,扬州城中各处,忽然有绚烂的烟花相继在夜空中绽放。

无数将士们皆抬首望去,一时皆陷于那盛大的灿烂之中,这个离开江都的前夕,注定是难忘的。

烟火绽放中,常岁宁上了马,同肖旻等人告别而去。

一行人马于夜色中疾驰,奔向那烟花璀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