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再见面

长安好 非10 2498 字 3个月前

什么叫“将手伸至和州,可曾问过她的意见”,和州又不属于她江南西道!

宣安大长公主语气威严冰冷:“和州与我宣州相邻,相隔不过数百里而已,你今日敢在我宣州门前杀人掠城,焉知来日不会犯我宣州境地?”

她怒斥道:“徐大将军,须知打狗也要看邻居的!”

徐正业:“……”

打狗看主人听得多了,看邻居还是头一回听闻!

云回:“……”

好吧,只要肯帮忙,狗就狗吧。

“徐某一向敬重大长公主,待李氏大盛更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又岂会冒犯宣州?”他正色道:“今欲取和州,也是被逼无奈时局所迫。”

言及此,看向和州大军,甚至还有些痛心疾首:“如若和州肯开大义之道,容徐某率军入京匡扶太子殿下,徐某又岂愿伤及无辜?”

宣安大长公主却半点也不买账,冷笑道:“这些话你骗骗世人且罢了,就别往本宫面前搬弄了。”

“我不管你究竟打得什么算盘,我只知自你起事来,入我宣州境地的流民数不胜数,搅得整个江南不得安宁!”

她眼中怒意森森,威压更甚几分:“况且我宣州历来以商立足,因你大肆作乱之故,自宣州通往各处商道几近瘫痪,于江南之处分立的各商号也曾遭你麾下之军强征抢掠,至此,你还敢称不曾不敢冒犯宣州?”

被噼头盖脸骂了这一顿,徐正业脸色青白交加,唯有道:“手下人办事或有不妥之处,还望大长公主见谅,徐某日后定严加约束……”

宣安大长公主怒气不减:“你过一城则断一城生计,和州与我宣州相邻,历年宣州所制纸墨,十成之一皆要销往和州一带,现如今宣州城中纸墨堆积如山,你是能悉数买了还是吃了?”

“正该吃了,反正本也一肚子黑水!恰该以墨为食呢!”

一道少女声音响起,常岁宁闻声看去,竟是李潼自后方驱马而至。

李潼的目光很快找到常岁宁,连忙凑了过去。

宣安大长公主已掷地有声地扔下最后一句话:“你想过淮南道,你若有这个本领,我随你是从李逸手下打过去,还是从巢湖里游过去,总之想动和州,我决不答应!你若想打,那便只管来试试!”

徐正业面色沉下。

看来宣安大长公主这是决心要保和州了……

什么商路财路,纵是事实,但如此时局下,竟还与他谈这些,未免太过霸道了!

很快,有斥候折返,由副将将打探来的消息低声禀于他听:“大将军,斥候已经查探清楚,宣安大长公主只带了三万兵马……”

按副将之意,对方既只有三万兵马,此一战也不是不能打!

但徐正业却不能想得这般简单。

三万兵马,为宣州历来守军定额所在,再多便有私自囤兵之嫌,这女人做事,看似荒唐,但历来叫人挑不出错处……

但这恐怕只是表面,她在宣州经营多年,岂会如表面看来这般简单?

况且他今日若与之撕破脸,便等同得罪整个江南西道,万一群起攻之,他如何应对?

再者,对方今日打着的旗号并非是代朝廷讨伐他,而是为宣州私利而来,并不为阻他大业,如若他就此与对方为敌,传扬出去,岂不与他扶持李氏的名号相悖?

到时必会有人质疑他对李氏的忠心和起事的真实意图,他也无法同那些真心扶持李氏的文士豪绅官僚解释……

此一仗,他根本没法打!

稍有不慎,先前的努力便会功亏一篑。

面对宣安大长公主的蛮横说辞,一旁的副将已忍无可忍,抱拳请示:“大将军……!”

这荡妇仗着姓李,手中稍有些权势,竟如此横行,实是欺人太甚!

双方对峙间,徐正业强压下满心不甘与憋屈,朝宣安大长公主抬手:“今日下官愿为大长公主及宣州退守江宁!还望大长公主能记下今日之事,可明了徐某效忠李氏之心!”

宣安大长公主微抬下颌,不置可否:“徐大将军慢走不送。”

徐正业忍耐道:“退兵!”

其部下纵有不满,却也不敢反驳,只能照做。

徐正业调转马头之际,面沉如水,眼神阴鸷。

今日他为大局而虑,暂退一步……来日待他成就大业,必先撕开宣州这块肥肉!

徐氏大军如水般退去。

“放心,他们不敢再来了!”李潼回头对一众和州士兵道。

众士兵至此似才回神,终于有人高声欢呼起来。

常阔下令率军回城。